时间: 2025-04-22 17: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15:28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在至正元年辛巳年的寒食节,我给我的弟弟和侄儿们写下这首诗。
这片江山的美丽确实不属于我,漂泊生涯近百年。
山间的小屋和墓地相依在水边,我无法忍受梦中惊醒,听那杜鹃啼叫。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为保护主君而自焚,后人为了纪念他而设立此节日。诗中提到的杜鹃啼叫,常常与离别和思乡的情感相连。
虞集(1250年-1318年),字允中,号白云,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工于骈文。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是在寒食节写给其弟弟和侄儿们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漂泊生涯的无奈。时值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之情。开头一句“江山信美非吾土”,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感受,虽然眼前的自然美景令人陶醉,但这并不是自己的故乡,心中难免产生一丝孤独的惆怅。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已在外漂泊近百年,这样的漂泊让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沉重。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水环境,但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却无法忍受梦中的惊醒,听到杜鹃的啼叫,意味着失落和无奈。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替,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后心中产生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诗人写这首诗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诗人漂泊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