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三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30 18:58:06

诗句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

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

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

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

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

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

太息终晨漏,企我归飙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8:06

原文展示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
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
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
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
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
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
太息终晨漏,企我归飙遇。

白话文翻译

久在外任,迷失在遥远的水乡,面临辽阔的河流,总是感到恐惧。
只好在街边的亭子稍作停留,面临险阻的旅程。
细雨霏霏,迷雾笼罩山岫,江上雾气弥漫。
时而凉风习习,吹动着树叶,水波荡漾,流动着奔涌的趣味。
心中愁苦加重,抚头细思,向东南方凝望。
茫然站在荒野,四周尽是萧瑟的景象。
回风拂动江水,寒意使得树木摇动。
长叹不已,直到晨光漏下,期盼能与归途的风相遇。

注释

  • : 指官职,久宦即久在外任。
  • 薄止: 减少停留,意指短暂的停留。
  • 霮䨴: 细雨和雾气。
  • : 风声,常用来形容自然的声音。
  • 恻焉: 心中感到怜惜或忧伤。
  • 凛素: 寒冷而清白,形容秋冬萧瑟的气息。
  • : 形容水流,通常指水的流动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孟词,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尤以五言诗见长,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多涉及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鲍照在外任期间,他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前路的惧怕,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焦虑。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常见,许多文人因战乱与政治动荡而不得不远离故土,内心充满了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鲍照在外任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霭霭”、“江上雾”、“流荐浪”等,营造了一种迷离而又惆怅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外界的环境,同时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的开头就以“久宦迷远川”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因宦游而产生的迷惘与不安。接着,细致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恐惧,使读者感受到那种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孤独。在“时凉籁争吹”中,诗人通过自然的声音将心中的愁苦加以扩展,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太息终晨漏,企我归飙遇”结束,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期待。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普遍存在,鲍照通过个人的体验将这种普遍情感具体化,使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宦迷远川: 表达了在外任久了,对家乡的思念与迷惘。
  2. 川广每多惧: 河流宽广,旅途艰难,常常感到恐惧。
  3. 薄止闾边亭: 只好在街边的亭子稍作停留。
  4. 关历险程路: 面临重重险阻的旅程。
  5. 霮䨴冥寓岫: 雾霭笼罩山岫,显得朦胧而神秘。
  6. 濛昧江上雾: 江面上雾气弥漫,增加了旅途的迷茫。
  7. 时凉籁争吹: 凉风习习,树叶发出声响。
  8. 流荐浪奔趣: 水波荡漾,流动的趣味。
  9. 恻焉增愁起: 心中愁苦加重,抚头沉思。
  10. 搔首东南顾: 朝东南方凝望,表示思乡情绪。
  11. 茫然荒野中: 在荒野中感到茫然无措。
  12. 举目皆凛素: 眼前尽是凛冽的景象。
  13. 回风扬江泌: 回风拂动江水,感受到寒冷。
  14. 寒栖动树: 冷风使树木摇动。
  15. 太息终晨漏: 长叹不已,直到晨光漏下。
  16. 企我归飙遇: 期盼能与归途的风相遇。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回风扬江泌”,将风与水的关系比作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 拟人: “寒栖动树”,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存在一定的对仗结构,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鲍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河流,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艰辛。
  • : 迷雾,象征着迷茫与不安。
  • : 自然的风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
  • : 冷风中的树木,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久宦迷远川”中的“宦”指的是什么?

    • A. 官职
    • B. 旅行
    • C. 家乡
    • D. 战争
  2. “时凉籁争吹”中“籁”指的是什么声响?

    • A. 人声
    • B. 风声
    • C. 水声
    • D. 鸟鸣
  3.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激昂
    • D. 宁静

答案:

  1. A. 官职
  2. B. 风声
  3. B. 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 《夜泊牛津》: 李白的此诗也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感与思乡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的《静夜思》以直接的思乡情感与鲍照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言简意赅,后者则通过环境描写深化情感。

参考资料

  • 《鲍照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杏花天 杏花 杏花天 即景 杏花天 杏花天(刘司法喜咏北湖次其韵) 杏花天 杏花天·婺星呈瑞 杏花天·画堂帘幕香风细 杏花天·弟兄旧说河东凤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 夜行船 由鲁港至三山夹,从芦苇行二十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甘州破 一笔抹煞 川字旁的字 包含辉的成语 包含滂的词语有哪些 综缉 肀字旁的字 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商曹 穷幽极微 祖述 吚唔 天道无私 高字旁的字 舍近求远 玉堂金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