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吕惠穆挽诗四首

《吕惠穆挽诗四首》

时间: 2025-05-03 19:30:12

诗句

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

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

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

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0:12

原文展示:

吕惠穆挽诗四首 文同 〔宋代〕

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 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 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 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您的门下,我常常感受到您勤勉的礼遇。 我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家人,共同处理政务如同您的子弟。 每次期待您进入中书省,却突然听到您远去的噩耗。 不知何时能在您高大的墓冢上,整日哭泣于寒冷的云天之下。

注释:

  • 自出公门下:指作者离开吕惠穆的门下。
  • 常蒙礼意勤:经常受到吕惠穆的礼遇和关照。
  • 相看如子姓: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同家人一般亲近。
  • 交政为郎君:共同处理政务,如同吕惠穆的子弟。
  • 每望中书入:每次期待吕惠穆进入中书省(中央政府机构)。
  • 俄惊远讣闻:突然听到吕惠穆去世的噩耗。
  • 何时高冢上:不知何时能在吕惠穆的墓地上。
  • 永日哭寒云:整日哭泣于寒冷的云天之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造诣深厚,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密切。吕惠穆即吕公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与文同有深厚的师生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为悼念吕公著而作。吕公著去世后,文同深感悲痛,写下这首挽诗,表达对吕公著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吕公著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中,“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展现了吕公著对作者的关怀和礼遇,而“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则描绘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后两句“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和“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则抒发了作者对吕公著去世的震惊和无尽的哀思,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作者离开吕公著的门下后,仍然感受到吕公著的关怀和礼遇。
  2. “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两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家人,共同处理政务如同吕公著的子弟。
  3. “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每次期待吕公著进入中书省,却突然听到他去世的噩耗。
  4. “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不知何时能在吕公著的墓地上,整日哭泣于寒冷的云天之下。

修辞手法:

  • 比喻:“相看如子姓”比喻两人关系亲密如同家人。
  • 拟人:“永日哭寒云”将寒云拟人化,表达作者无尽的哀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吕公著的怀念和哀悼,展现了作者与吕公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去世的深切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冢:象征吕公著的墓地,表达作者对其的怀念。
  • 寒云:象征寒冷的天空,表达作者的哀思和无尽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同与吕公著的关系如何? A. 师生关系 B. 家人关系 C. 朋友关系 D. 同事关系

  2. 诗中“永日哭寒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伤 D. 平静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之作,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

诗词对比:

  • 文同《吕惠穆挽诗四首》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悼,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师生情谊,而苏轼的词则侧重于夫妻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其二 嘲人 长相思 江干 长相思•目成 长相思 丛斜 长相思 其二 长相思 长相思·花满枝 长相思 有忆 长相思 已酉正月廿四,雪窗寄湘佩二首,用独木桥体 其一 长相思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奉 包含淬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科输 包含唠的词语有哪些 阳台云雨 龝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抚掌大笑 极限运动 潦溢 蜂窠蚁穴 嘁嘁喳喳 四衢八街 紫芝眉宇 齐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