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40:57
原文展示:
昔我去守陵阳日,门前夹道初种榆。今年我自山南归,向椽大者皆柱粗。两边合阴若深洞,满地清影繁如铺。是时暑气正炎酷,无处容此烦病躯。昼摇清风夜筛月,日日不可离群株。闲邀亲友坐其下,左右间设琴与壶。人生适意乃为乐,此乐已恐他更无。霜飚未起枝叶在,且与诸君同此娱。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离开去守陵阳的时候,门前夹道初次种下了榆树。今年我从山南归来,发现那些榆树已经长成了粗壮的柱子。树荫两边合拢,像深邃的洞穴,地上的树影繁密如同铺开的锦缎。这时正是酷暑难耐,没有地方能容纳我这烦躁病弱的身体。白天树下摇曳着清风,夜晚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日日离不开这些树木。闲暇时邀请亲友坐在树下,旁边摆放着琴和酒壶。人生中能找到这样的惬意就是最大的快乐,恐怕再难有比这更快乐的了。霜风还未吹起,枝叶依旧茂盛,就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乐趣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山南归来,看到昔日种下的榆树已经长大,树荫下成为避暑的好去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惬意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山南归来后,看到昔日种下的榆树已经长大,树荫下成为避暑的好去处,感慨时光流逝,同时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惬意,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榆树的成长和树荫下的惬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诗中,“昔我去守陵阳日,门前夹道初种榆”和“今年我自山南归,向椽大者皆柱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长。树荫下的清风和月光,以及与亲友的闲坐,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惬意态度。最后,“霜飚未起枝叶在,且与诸君同此娱”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朋友们共享这份宁静和快乐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惬意享受。通过描绘榆树的成长和树荫下的惬意生活,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陵阳”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答案:A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郁 B. 惬意 C. 愤怒 答案:B
诗中的“霜飚”指的是什么? A. 霜风 B. 霜花 C. 霜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