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2
儒衣武弁聚华轩,
尽是西都冷落官。
莫叹黄花过嘉节,
且将素发共清欢。
红牙板急弦声咽,
白玉舟横酒量宽。
青眼主公情不薄,
一如省闼要人看。
这首诗描绘了在华丽的轩辕大殿中,身着儒衣和武官服装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尽管他们都是西都的官员,却显得冷清落寞。不要叹息黄花已过了佳节,趁此时光与白发的老友们共享清欢。急促的红牙板上乐声时断时续,白玉舟上酒量丰厚。青眼的主公对我们并不薄待,就像省门前的要人一样受人瞩目。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重视实际政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诗人在官场经历中感受到的冷清和孤独,促使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友情和清欢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官场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生活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儒衣武弁聚华轩”切入,生动地展现出官员们的聚集情况,然而随之而来的“尽是西都冷落官”一句,则揭示了这些官员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的“莫叹黄花过嘉节”一语,既是劝慰也是自我安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甘与接受。接下来的“且将素发共清欢”则显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尽管年华已逝,仍然可以与老友共度清欢。
在音乐与饮酒的描写中,诗歌通过“红牙板急弦声咽”与“白玉舟横酒量宽”,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两句提到“青眼主公情不薄”,则表现出对主公的感激与忠诚,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在描绘官场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于友情、清欢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冷清的环境,也要与友人共享清欢,感受生活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代的是哪个节日?
“红牙板急弦声咽”中的“红牙板”指的是:
诗人对主公的感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