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42
九日寄陈子盘兼呈社中诸公
释古邈 〔明代〕
原草离离带晓霜,
雁声初度海天长。
孤藤每独登高顶,
令节何人到上方。
松叶有风堪自爱,
菊花无酒也须尝。
龙山绝倒东篱剧,
肯信林峦幽趣强。
初秋的草地上,霜露染上了清晨的草叶,
大雁的叫声在海天之间回荡,飞过的身影格外悠长。
孤独的藤蔓每每能独自登上高高的山顶,
这样的季节,还有谁能来到这里观赏美景呢?
松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真让人自得其乐,
即使没有酒,菊花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龙山的景色在东篱旁显得格外动人,
难道不相信这山林的幽静乐趣是如此强烈?
释古邈,明代诗人,号古邈,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诗人寄情于自然,借景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节变换的感慨。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节日,诗中也体现了这一习俗。
《九日寄陈子盘兼呈社中诸公》是释古邈在重阳节时写的诗。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日的草地、雁鸣、孤藤和松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通过“原草离离带晓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给人以深刻的季节感。紧接着的“雁声初度海天长”则将读者的视野扩展到辽阔的天空中,体现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情感。
诗中“孤藤每独登高顶”一句,表现了诗人独自登高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松叶有风堪自爱,菊花无酒也须尝”,诗人表达了即使没有酒,依然能从自然美景中找到乐趣,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诗人以“龙山绝倒东篱剧”作结,强调了山林的幽静与乐趣,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喜爱。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考究,既有写景的生动色彩,又透出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感悟
D. 以上皆是
“孤藤每独登高顶”中“孤藤”的意思是?
A. 一种植物
B. 孤独的理想追求
C. 朋友的象征
D. 高峰的比喻
诗中提到的“菊花无酒也须尝”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对酒的渴望
C. 忧伤的情感
D. 朋友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