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42
暂罢清斋讲,聊适苍郊意。
佳节依古名,心赏随时寄。
绕林曲径转,隔水寒冈岿。
冠者方雍容,童子共嬉戏。
卮酒得并携,盘飨乏兼味。
鲜肥宁不慕?淡泊亦云贵。
杂坐礼自饬,小饮情已醉。
秋阳布晴暄,松风激虚吹。
凭高始周览,望极集遥思。
作诗命同心,庶各酬尔志。
暂时停止在清斋中的讲学,聊以适应这苍郊的意趣。
佳节依旧沿袭古老的名号,心中对美好时光的赞赏也随之寄托。
蜿蜒的小径环绕树林,隔着水面寒冷的山冈屹立。
穿着冠帽的人正显得雍容华贵,少年们则在一起嬉戏玩耍。
我们携带着酒杯,虽说食物简单却也无妨。
鲜美肥厚的食物难道不值得追求?淡泊宁静也算得上珍贵。
我们杂坐在一起,礼仪自然而恰当,微饮之间已感到酒意浓烈。
秋阳普照,天气温暖,松风轻轻吹拂。
登高远望,开始四处眺望,目光所及引发无限遐思。
作诗的约定是共同的心愿,希望各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李宪噩,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赏秋,享受节日的欢乐。诗中表现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九日,与诸生暨桂龄、欢龄、喜龄南冈登高》是李宪噩在重阳节时写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们在秋日登高所感受到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以轻松自然的语调,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诗的开头,诗人以“暂罢清斋讲”引入,表达了对学术的暂时放下,而是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中,体现出一种“游于艺”的洒脱。紧接着,诗人提到“佳节依古名”,指重阳节的来历,诗人内心对节日的欣赏与寄托,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视。
诗中“绕林曲径转,隔水寒冈岿”描绘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而“冠者方雍容,童子共嬉戏”则表现了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欢快互动,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老少皆宜的节日气氛。
后面的“卮酒得并携,盘飨乏兼味”则暗示了聚会的轻松与愉悦,虽然食物简单,但在友人相聚的氛围中,皆可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诗最后以“作诗命同心”结束,诗人与友人们共同作诗,旨在实现彼此的志向,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友谊。
整首诗在描绘秋日登高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友谊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暂罢清斋讲,聊适苍郊意。
暂时停止在书斋中的讲学,顺便来到苍郊感受自然的意趣。
佳节依古名,心赏随时寄。
重阳节依然沿袭着古老的名称,心中对时光的欣赏也随之寄托于此。
绕林曲径转,隔水寒冈岿。
小路蜿蜒环绕树林,隔着水面寒冷的山冈巍峨屹立。
冠者方雍容,童子共嬉戏。
穿着帽子的成年人显得雍容华贵,而孩子们则在一起玩耍。
卮酒得并携,盘飨乏兼味。
我们携带着酒杯,虽然食物简单却也无妨。
鲜肥宁不慕?淡泊亦云贵。
鲜美肥厚的食物难道不值得追求?淡泊宁静也算得上珍贵。
杂坐礼自饬,小饮情已醉。
我们杂坐在一起,礼仪自然而得体,微饮之间已感到酒意浓烈。
秋阳布晴暄,松风激虚吹。
秋天的阳光普照,天气温暖,松风轻轻吹拂。
凭高始周览,望极集遥思。
登高远望,开始四处眺望,目光所及引发无限遐思。
作诗命同心,庶各酬尔志。
作诗的约定是共同的心愿,希望各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谊。诗人通过描绘登高的场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节日的重视
D. 以上皆是
“卮酒得并携”中的“卮酒”指的是什么?
A. 菜肴
B. 酒器
C. 水果
D. 盘子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围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通过对兄弟的思念,表现了人们对亲情的珍视;而李宪噩的诗则更注重于与友人之间的欢聚与自然的享受,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