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四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7-27 21:20:09

诗句

游兴将阑冷兴新,一声长啸动秋蘋。

樵歌隐约林间起,好作登高唱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0:09

原文展示

游兴将阑冷兴新,一声长啸动秋蘋。
樵歌隐约林间起,好作登高唱和人。

白话文翻译

游兴已近尾声,冷清的兴致又重新涌起。
一声长啸在秋天的水边响起。
隐约听到樵夫的歌声在林间飘荡,
这正是登高时唱和的好时机。

注释

  • 游兴:游玩的兴致。
  • :尽头,结束。
  • 冷兴新:指冷清的兴致又重新出现。
  • 长啸:长声呼啸,这里指发出高亢的声音。
  • 秋蘋:指秋天的水边,水面上漂浮的秋水芹。
  • 樵歌:樵夫的歌声。
  • 唱和人:指在高处唱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登高的时节,秋天的气候让人感到清凉,诗人借助登高的场景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登高时的复杂情感,游兴将阑时的冷清与新兴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通过“游兴将阑冷兴新”描绘出一种即将结束的游玩状态,但随即又带来一种新生的兴致,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着,诗人以“一声长啸动秋蘋”引入了秋天的氛围,啸声穿透寂静的秋水,给冷清的环境带来一些生气。樵夫的歌声隐约在林中响起,似乎与诗人的感受产生了共鸣,这种歌声不仅是自然的回响,也是对人类情感的回应。

最后,“好作登高唱和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与人分享这一刻的渴望,登高不仅是身体的攀登,更是心灵的升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兴将阑冷兴新:游玩的兴致已经到了尽头,但又有新的兴致出现,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2. 一声长啸动秋蘋:高声的啸叫打破了秋日的宁静,带来了生机,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3. 樵歌隐约林间起:樵夫的歌声在树林中隐约传来,增添了秋天的气氛,也让人感到自然的温暖。
  4. 好作登高唱和人:这正是与人分享美好时光的好机会,暗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啸”来比喻一种情感的宣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樵歌隐约起,增强了自然的生命感。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兴:象征心灵的自由与放松。
  • 长啸:象征对生活的激情与活力。
  • 秋蘋: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樵歌:象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兴将阑”是什么意思?
    A. 游玩即将结束
    B. 游玩刚刚开始
    C. 游玩非常快乐

  2. “一声长啸动秋蘋”中的“长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叫
    B. 一种山歌
    C. 高声的呼喊

  3. 诗人希望在高处做什么?
    A. 喝酒
    B. 唱歌和人互动
    C. 睡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登高》与《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四》都描绘了登高的情景,但前者更多的是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中秋 其一 登海陵齐云楼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四 留别何十五 秋怀 其六 雪后过兴安城 其一 伯皋索题真益斋语盖以后山诗为名 二郎神 其二 赋得一百年前白荷花瓣,和午诒 送匡敬夫按贵州 病中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独吃自疴 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笃敬 人心所归 黽字旁的字 德輶如毛 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陪拜 昵好 严霜夏零 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起油 酉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说骗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