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白鹿山

《九日登白鹿山》

时间: 2025-04-30 16:59:17

诗句

浩浩霜天重九日,荒荒霸迹二千年。

持螯偶动登临兴,射鹿难求谏猎篇。

入手一杯消岁月,从头万事付云烟。

疏疏野菊开岩畔,风送寒香掠鬓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9:17

原文展示:

浩浩霜天重九日,
荒荒霸迹二千年。
持螯偶动登临兴,
射鹿难求谏猎篇。
入手一杯消岁月,
从头万事付云烟。
疏疏野菊开岩畔,
风送寒香掠鬓边。

白话文翻译:

在这浩瀚的霜天中,重阳节的到来让我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这荒凉的地方,曾经的霸主遗迹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
我偶尔夹着螃蟹,兴致勃勃地登高望远,
但想要射猎来求得教诲却是难以实现的。
捧起一杯酒,消磨掉这流逝的岁月,
把所有的事情都抛给云烟,随风而去。
在岩石边,稀疏的野菊开着,
清风送来寒香,掠过我的鬓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浩浩:形容广阔、浩大。
  • 霜天:指寒冷的秋天。
  • 重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霸迹:指古代霸主的遗迹。
  • 持螯:手持螃蟹。
  • 登临:登上高处,远眺。
  • 谏猎篇:意指射猎的文章或知识。
  • 云烟:比喻世事纷繁,虚无缥缈。
  • 疏疏:形容稀疏、零落。
  • 寒香:指寒冷的香气。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有“登高”和“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 霸迹:古代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霸主,留下了许多遗迹,常用于表达历史的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润生,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九日登白鹿山》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以祭祖,感叹岁月流逝,抒发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白鹿山》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在重阳节的霜天中,站在白鹿山上,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与个人的渺小。首句“浩浩霜天重九日”开篇即呈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象,霜天的寒冷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庄重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荒荒霸迹二千年”,诗人用“荒荒”形容历史的衰败,二千年的时间仿佛在瞬间流逝,突显了人类历史的沧桑。持螯偶动的“登临兴”,表现出诗人试图在这片荒凉中寻找乐趣和寄托,而“射鹿难求谏猎篇”则反映了他对历史教诲的渴望,却又感到无从追寻,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随后的两句,诗人选择用酒来消磨岁月,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往的释怀。最后,稀疏的野菊与寒香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雅。

整首诗在感叹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思考与自我解脱,展现了清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浩浩霜天重九日”:描绘了重阳节的清冷天气,强调了节日的庄重感。
  • “荒荒霸迹二千年”:表明历史的遗迹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 “持螯偶动登临兴”:表达诗人心情的复杂,偶尔的兴致让他试图享受登高的乐趣。
  • “射鹿难求谏猎篇”:隐喻求知的艰难,表现出对历史教诲的渴望却又难以实现。
  • “入手一杯消岁月”:借酒消愁,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从头万事付云烟”:一切都随风而去,体现出对人生的放下。
  • “疏疏野菊开岩畔”:描绘自然的宁静,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风送寒香掠鬓边”:清风带来香气,营造出一种冷静而优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云烟,表现出短暂与虚无。
  • 对仗:如“持螯偶动”与“射鹿难求”,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野菊与寒香意象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淡泊。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渺小,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自我解脱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天:象征着寒冷与清冷的情感。
  • 霸迹: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衰败。
  • 野菊: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宁静。
  • 寒香:象征着清新与淡雅,带有隐喻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荒荒霸迹”中的“霸迹”指的是什么?
    A. 霸主的行为
    B. 古代霸主的遗迹
    C. 霸道的行为

  3. 诗人用什么来消磨岁月?
    A. 酒
    B. 书
    C. 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高》,两首诗都是在重阳节的背景下写成,王之涣的诗更强调了对朋友的思念,而王润生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研究》
  • 《王润生诗词选》

相关查询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歌风台歌 有进川南使君新荔枝者是日初尝苦瓜使君纪之以诗与吴山带和之次吴韵二首 其一 哭元帅宗公泽 寄长儿韵语 其十八 甲子除夕前二日立春 过烈女坊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秋夜同惟敬诸子集刘观察园亭分得高字 与唐德昭论旧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人心如镜 丹诚 徇私废公 炳煜 黍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包含濡的成语 生猪 包含月的词语有哪些 化被万方 借孝 日辰 烟蓑雨笠 羽字旁的字 包含劳的词语有哪些 没深没浅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