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08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作者: 项斯 〔唐代〕
相逢须强笑,人世别离频。
去晓长侵月,归乡动隔春。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犹入爨,青镜未辞尘。
逸足常思骥,随群且退鳞。
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
羞病难为药,开眉懒顾人。
在相逢时我只能强颜欢笑,人生的别离实在太多。
天亮时分月光还在,归乡的路途却已隔了春天。
见到和尚心里稍微平静,但世俗的事务依然繁杂。
宇宙之大,诗名显得微小,山河广阔,旅途却是崭新的。
翠绿的桐树仍在灶边,清澈的镜子还未辞去尘埃。
逸足常想比骥马自由,随大流的我却像鱼鳞般退缩。
在红杏寺的宴会上,愁绪却藏在绿杨的水边。
羞愧得病难以医治,懒得去打理与人交往。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涉及具体典故,但诗中反映的离别与归乡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等主题在古典文学中常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细腻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落第之后,归乡途中再遇僧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的重视及其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项斯的《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经历落第后的复杂心境。诗的开头便以“相逢须强笑”点出人生的无奈与沉重,面对频繁的别离,诗人只能勉强地微笑,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接下来的“去晓长侵月,归乡动隔春”则通过时空的对比,突显出归乡路途的漫长与春天的匆匆流逝,隐含着对错过美好时光的惋惜。
而对僧人的相见则成为诗人内心平静的契机,然而“从俗事多屯”又提醒着他,世俗的纷扰依然存在,使得内心的宁静显得短暂而脆弱。后面几句“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表达了对自身诗名的谦逊与宇宙之大,暗示着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诗人的思绪在此时又回到心灵深处的哲学思考中。
最后两句“羞病难为药,开眉懒顾人”更是将情感推向顶点,羞愧与病痛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人际关系的疏离,整体构建出一种孤独、愁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离别、归乡、世俗事物的感慨,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的“相逢须强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期待
填空题:
“见僧心暂__”,这个词填入什么合适?
判断题: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无奈与思考。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项斯的作品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苦,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项斯则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