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7:56
宿山寺
作者: 项斯 〔唐代〕
栗叶重重覆翠微,
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
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
又被钟声催著衣。
在翠绿的山色中,栗树的叶子层层叠叠,黄昏时分,溪边人迹稀少。月光照耀着古老的寺庙,旅客刚刚到达,悠闲的僧人却还未归来。山上的果实经过霜冻纷纷掉落,水中的萤火虫在竹林间翩翩飞舞。夜深人静,能睡多久呢?又被寺庙的钟声催促着起床。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山水景色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表现了诗人在山寺的静谧夜晚,结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思,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宿山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而受到赞誉。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冬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栗叶重重覆翠微”中,栗树的叶子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溪边人迹稀少的情景,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孤寂感。
“月明古寺客初到”一句,点出了诗人的到来,使得孤寂的环境中增添了人的气息。随着“风度闲门僧未归”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僧人的悠闲自得,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描写“山果经霜多自落”,使得读者感受到秋冬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最后,诗人以“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收尾,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无法逃避的生活节奏。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秋冬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喧嚣世界中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栗叶重重覆翠微”描绘了什么季节?
“月明古寺客初到”中的“古寺”指的是什么?
诗中“钟声催著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