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时间: 2025-05-07 16:41:24

诗句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1:24

原文展示: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

白话文翻译:

一生漂泊,如一叶轻舟,晴朗的江河送我前行。 向北望去,山川与大海相连,遥远无边;南来的风月,近在淮河清澈之处。 人家的稻谷成熟,丰收之年满载而归,水乡之上,天空高远,秋意渐浓。 唯有旅愁无法消解,登高望远时,清泪如倾盆而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生涯:一生。
  • 飘泊:漂泊不定。
  • 航轻:轻舟,比喻生活如漂泊的小船。
  • 浩荡:广阔无边。
  • 晴川:晴朗的江河。
  • 北望:向北看。
  • 山川:山和河流。
  • 连海远:与大海相连,形容遥远。
  • 南来:从南方来。
  • 风月:风景和气候。
  • 近淮清:靠近淮河,清澈。
  • 人家:指农家。
  • 稻熟:稻谷成熟。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泽国:水乡,多水之地。
  • 天高:天空高远。
  • 秋意生:秋天的气息渐浓。
  •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
  • 消不得:无法消解。
  • 登临:登高望远。
  • 清泪:清澈的泪水。
  • 落如倾:落下如倾盆大雨。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漂泊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从海路前往楚地的途中所作,通过描绘北望的山川和南来的风月,以及丰收的景象和秋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漂泊生涯为背景,通过描绘北望的山川和南来的风月,以及丰收的景象和秋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诗中“生涯飘泊一航轻”一句,以轻舟比喻漂泊的生活,形象生动。“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则通过对南北景物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风景的变换。“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秋意,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则直抒胸臆,表达了旅途中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涯飘泊一航轻:以轻舟比喻漂泊的生活,形象生动。
  2. 浩荡晴川送我行:晴朗的江河送我前行,展现了旅途的广阔。
  3. 北望山川连海远:向北望去,山川与大海相连,遥远无边。
  4. 南来风月近淮清:南来的风月,近在淮河清澈之处,展现了风景的变换。
  5. 人家稻熟丰年满:人家的稻谷成熟,丰收之年满载而归。
  6. 泽国天高秋意生:水乡之上,天空高远,秋意渐浓。
  7. 惟有羁愁消不得:唯有旅愁无法消解,直抒胸臆。
  8. 登临清泪落如倾:登高望远时,清泪如倾盆而下,表达了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轻舟比喻漂泊的生活(生涯飘泊一航轻)。
  • 对比:南北景物的对比(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情感(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漂泊与思乡。通过对旅途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航轻:轻舟,比喻漂泊的生活。
  • 晴川:晴朗的江河。
  • 山川:山和河流。
  • 风月:风景和气候。
  • 稻熟:稻谷成熟。
  • 泽国:水乡,多水之地。
  • 天高:天空高远。
  • 秋意:秋天的气息。
  •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
  • 清泪:清澈的泪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生涯飘泊一航轻”一句,以什么比喻漂泊的生活? A. 轻舟 B. 飞鸟 C. 浮云 D. 流水

  2. “北望山川连海远”一句中,诗人向哪个方向望去?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3. “人家稻熟丰年满”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丰收的景象 B. 战争的景象 C. 城市的景象 D. 山林的景象

  4. “惟有羁愁消不得”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忧愁 D. 平静

答案:1. A 2. D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送别》: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旅途的景物和情感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相关查询

菊 其一 忆山 南华十咏 其二 赠刘升之蛰龙岩 送朱伯海入京 十三夜月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一 早出阜城马上作 秋热二首 咏木棉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梁暮陈 亠字旁的字 包含摄的成语 新陈代谢 欺世惑众 绝不轻饶 事烦食少 包含偶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堤的词语有哪些 水陆毕陈 心字底的字 抛落 巛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根底 狩人 金蝉脱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