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闺怨

《三月闺怨》

时间: 2025-05-01 04:35:15

诗句

三月时将尽,空房妾独居。

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5:15

原文展示

《三月闺怨》
作者: 张说 〔唐代〕

三月时将尽,空房妾独居。
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白话文翻译

三月的时光快要结束,空荡荡的房间里我独自一人。
细长的眉毛愁绪重重,头发也因无情而不愿理梳。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月:指农历三月,春末夏初,象征着时光流逝。
  • :指女子,通常指地位低的妻妾。
  • 蛾眉:形容眉毛如蝴蝶翅膀般细长,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愁自结:自然而然地感到愁苦,无法解脱。
  • 鬓发:指头发,特别是鬓角的头发。
  • 没情:没有情感,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蛾眉”,不仅形容女子的容貌,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美人形象,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约公元 661 - 720 年),字子扬,唐代诗人,曾任太常博士等职,诗风清新,擅长写咏物和抒情诗。

创作背景
《三月闺怨》写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以“妾”的身份,表达了对孤独与愁苦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与无奈。

诗歌鉴赏

《三月闺怨》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女性内心孤独与愁苦的诗。开篇以“空房妾独居”点出主题,展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令人感到压抑。接着,诗人以“蛾眉愁自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细长的眉毛因愁苦而显得愈加紧绷,反映出情感的深重。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无奈的哀伤。

此外,诗中“鬓发没情梳”则暗示了妾对生活的绝望,连梳理头发的情绪都消失殆尽。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描述,刻画出女性在情感上的孤独与苦楚,表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月时将尽:指春天即将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2. 空房妾独居:孤独的房间里,妾的身影显得愈发孤立无援。
  3. 蛾眉愁自结:眉毛因愁苦而自然而然地紧锁,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4. 鬓发没情梳:没有心情去梳理头发,表现出对生活的麻木和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蛾眉”比作美丽的女子,增强了对女性美的渲染。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愁苦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月: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暗示着生命中的无常与短暂。
  • 蛾眉:代表美丽与愁苦,构成诗中情感的核心。
  • 空房:象征孤独与寂寞,突显出“妾”的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句中提到的“蛾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伤心
    C. 生命

  2. 诗中“空房妾独居”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3. “鬓发没情梳”表达了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A. 热爱生活
    B. 对生活的麻木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张说的《三月闺怨》更注重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更多表现的是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所思 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南) 有叹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 早行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破船 遣愁 更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指脚划 阒若无人 护顶 乙字旁的字 浇末 足字旁的字 雨过天青 包含廉的成语 车马骈阗 进谳 鹵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朝梁暮周 一饭三吐哺 頁字旁的字 整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