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时间: 2025-05-03 16:22:11

诗句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11

原文展示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作者: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的家中,抬头就能看到嵩山。
特意在重阳节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金秋的黄花最适合用来酿酒,青山之巅适合登高远望。
向明廷叩首,心中却为天下的事情操劳。
菊酒与山中客人相伴,萸囊系在牧童的腰间。
路途似乎跟随着大隗,心中如同在问鸿蒙。
九日重阳的日子,三秋的丰收已然成熟。
此时前来拜访轩辕,暂时在蓬瀛中歇息。
晚年的节日欢庆重阳,站在高山上俯瞰五千里。
醉中与圣人相遇,梦中寻访仙人。

注释

  • 茱萸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习俗上有佩戴茱萸的传统。
  • 稽首:叩头,表示对明廷的敬意。
  • 菊酒:重阳节饮用的菊花酒,象征长寿。
  • 萸囊:用茱萸制作的香囊,寓意辟邪。
  • 大隗:传说中的人物,指代高人。
  • 鸿蒙:指宇宙初开状态,形容人对未知的探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重阳节,此时正值秋季,象征着收获与庆祝。重阳节的习俗使得诗人在此节日中,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歌鉴赏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洛阳的家中,眺望嵩山,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茱萸节的刻画,诗人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中提到的“黄花”和“青岳”,分别象征了丰收的季节与登高的理想,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希望。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心为天下劳”的自省,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给人以深思。最后,以“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结束,带有一种追求理想与超脱尘世的情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身处洛阳,目之所及即是嵩山,表明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重阳节的到来促使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
    •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金秋的黄花正好适合酿酒,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虽然向朝廷叩首,但内心却因天下事而忧虑。
    •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描绘了重阳节的习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哲思。
    •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重阳节象征着丰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前来拜访好友,寓意人际关系的珍贵。
    •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在重阳节的欢庆中,感受到高山的伟岸。
    •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在酒醉中与圣人相遇,梦中寻找仙人,表现出追求理想的渴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人生哲理。
    • 对照: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进行对比,增强主题的深度。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嵩山:象征高远与坚韧,代表理想与追求。
  • 黄花:象征丰收与欢乐,寓意生命的美好。
  • 菊酒:象征长寿与健康,表现出对生活的珍视。
  • 萸囊:寓意辟邪与保护,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 高山:象征理想与目标,激励人们不断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菊花节
    • D. 登高节
  2. 诗中提到的“菊酒”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祝贺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努力
  3. 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 A. 家居洛阳下
    • B. 心为天下劳
    • C. 晚节欢重九
    • D. 梦里见寻仙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表现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说与杜甫的重阳节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但张说更侧重于自然的享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社会的忧虑和对家庭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风格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感事 其三 感事 其二 感事 其一 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寄此代柬 五台山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白下 古北口 榜人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旷邈无家 封金刊玉 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骁劲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长势 惊心夺目 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与的词语有哪些 世轻世重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田字旁的字 幽情雅趣 三京 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