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1:12
望江南 其五
身将压,自信骨难灰。
酣放几曾三日醒,
伶俜已忍十年来。
残烛下楼台。
全诗翻译:
身心快要被压垮,但我坚信自己的意志不会消沉。几次酣醉之中,几乎三天没醒过来,孤独和悲凉我已经忍耐了整整十年。残烛在楼台下闪烁。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作者通过“残烛”这一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表现了对人生苦闷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姚鹓雏(1869-1931),字子文,号鹓雏,晚清、民国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经历生活困境与心灵挣扎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深切思考,符合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纠葛的背景。
这首《望江南 其五》通过一个孤独而坚韧的灵魂的独白,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开篇“身将压,自信骨难灰”,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尽管身心都受到压迫,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信念不会被消磨。接下来的“酣放几曾三日醒”,则揭示了他用酒精来麻痹自己,面对孤独和岁月的无情,纵然醉生梦死,也无法逃避十年来的伶俜。这种自我放逐与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残烛下楼台”用象征手法,烛火的微弱闪烁仿佛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即将熄灭的光辉,给予读者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感冲击。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情感传达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对孤独的深切感知,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在孤独与困境中,个体的挣扎与坚持,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信念的坚定。
诗词测试:
诗中“身将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压迫感 C. 欢乐
“残烛下楼台”中的“残烛”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繁华 C. 脆弱与无常
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