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4:55
《采桑子》 落花春去黄梅又,乍暖还寒。乍暖还寒。此际教人将息难。忘忧何处寻萱草,倚遍阑干,拍遍阑干。心绪凄迷祗剩酸。
春天的花落了,黄梅季节又来临,天气时而温暖,时而寒冷。在这样的时节,让人难以安息。忧愁的心情何处能找到解脱的草药?我倚靠着栏杆,拍打着栏杆,心中凄迷,唯有那酸楚的情感依旧萦绕。
“萱草”在古代常被视为忘忧草,具有解忧释愁的象征意义。古人相信萱草能够使人忘却忧愁,诗中提到寻萱草,表达了诗人对解脱的渴望。
作者介绍:曹景芝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天气变化无常,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采桑子》通过描绘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落花春去黄梅又”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春天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乍暖还寒”则进一步营造了时节的变幻无常,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接下来的“此际教人将息难”,则是对现状的无奈与失望,展现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忘忧何处寻萱草”,诗人将个人的忧愁与寻求解脱的愿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倚栏和拍打栏杆的动作,传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这种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让人沉浸在那种细腻而深邃的情感之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基调深邃而细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乍暖还寒”是指什么?
A. 天气变化无常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季的到来
D. 忧伤的心情
诗人“倚遍阑干,拍遍阑干”的动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满足
D. 兴奋
“忘忧何处寻萱草”中的“萱草”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解忧的良药
C. 春天的花
D. 孤独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景芝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但李清照的词更加细腻而柔情,曹景芝则更为直白而富有情感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