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27
九锁山十咏
作者:王易简
萧洒殊庭西,玉室青孱颜。
华阳隐邃道,元盖浮尘寰。
紞紞天鼓鸣,烂烂岩屋斑。
谁悬隔凡石,此已非人间。
群仙本容物,为我开重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九锁山的赞美与向往。庭院幽静,仿佛与世隔绝,青色的玉室显示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华阳之地隐秘而深邃,仿佛是通向更高境界的道路,而尘世的纷扰在这里已然消散。天空中响起了天鼓的鸣声,岩石上的斑驳与光辉交相辉映。这些美景与人间的喧嚣截然不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诗人认为,群仙本是与物同在的存在,他们为我打开了通向重重关卡的大门,暗示了与仙界的亲密联系。
作者介绍
王易简,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善于描绘幽静的山水环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九锁山十咏》创作于王易简隐居于九锁山期间。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自然的宁静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九锁山十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九锁山的神秘与宁静。诗人以萧洒的庭院为起点,逐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既真实又超凡的境界。诗中意象丰富,"玉室"与"华阳"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环境,传达出对道教理念的崇尚与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与节奏感,使得读者在朗诵时,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清幽与安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通过"群仙本容物,为我开重关",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自然景观,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深厚的道教思想与人文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表现力。比如“天鼓鸣”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界生动起来,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室”象征什么?
A. 凡俗的生活
B. 高雅与清净
C. 喧嚣的城市
D. 贫穷的居所
“群仙”在诗中指的是?
A. 凡人
B. 仙人
C. 动物
D. 植物
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厌恶
B. 向往
C. 冷漠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易简的《九锁山十咏》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但王易简更侧重于道教的哲思,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