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7
作者:朱祖谋 〔清代〕
支离病骨。一殉浮名成解脱。破寺回飙。夜夜归魂季母招。苔花及榻。命烛论心恒见跋。何处沾巾。斗酒青山北郭门。
身躯虚弱,骨骼支离,但为追求名声而殉道,反而获得了自由。破败的寺庙里风声呼啸,夜晚我常常梦见母亲的召唤。苔藓覆盖的床榻上,我点燃蜡烛,和命运讨论心中所想,总是感到无奈。何处可以泪洒?独自饮酒在青山北郭的门外。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乱世,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常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世困惑、思念母亲之时,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家庭的眷恋,亦是对当时社会压迫的无奈回应。
这首诗在形式上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身心的疲惫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刻。开头以“支离病骨”引入,直接表现了作者的身心状态,紧接着的“殉浮名成解脱”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虚幻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破寺回飙”与“夜夜归魂季母招”,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渴望归属与安慰的心情。苔藓与烛火的意象交织,既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也象征着命运的无常。最后一句“斗酒青山北郭门”,更是以饮酒消愁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无奈与抗争,整个诗作在细腻的情感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家庭的思念,反映了对名利的质疑与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支离病骨”主要表达了什么?
“斗酒青山北郭门”中的“斗酒”意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祖谋的作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朱祖谋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挣扎,而杜甫则在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