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5
清波引 其二
作者:朱祖谋
蜕君句律。夹巷过从穷日夕。霜月槎枒。走上樊楼卖酒家。竹林游在。记写八分招阿买。曙后星孤。留得传家一砚无。
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的巷子里,夜晚渐渐降临的情景。作者走过夹巷,看到霜月映照着小舟,走上樊楼,传来卖酒的声音。竹林中游人如织,记得当年在这里写字的时光。晨曦初现,孤星依旧挂在天边,留下的只有一方传家的砚台。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在清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自然景象闻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文化的追求。
《清波引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表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珍视。
《清波引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作品。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开头部分“蜕君句律”既是对自己诗句的自省,也暗示了对创作的严谨态度。接着,夹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随着黄昏的来临,诗人将视线投向霜月与小舟,形成了一幅清冷的画面。
樊楼的意象则引入了人间烟火,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卖酒的声音让人联想到人间的欢乐与悲凉。诗中提到的竹林与游人,更是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一句“留得传家一砚无”,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重视,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传世之物虽然珍贵,但真正的文化精神又岂止于此?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深邃的氛围,让人不禁思索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诗人表现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间烟火的深情眷恋。
诗中“蜕君句律”意为:
A. 感叹生活的无常
B. 自我反省与规范
C. 描绘自然风光
D. 追忆往昔的欢乐
“夹巷过从穷日夕”描绘的是:
A. 白天的热闹
B. 黄昏的宁静
C. 夜晚的繁华
D. 早晨的清新
“留得传家一砚无”的意思是:
A. 留下了很多财富
B. 留下了一方砚台作为文化传承
C. 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D. 留下了人际关系
与《月夜忆舍弟》相比,朱祖谋的《清波引 其二》在意象的运用上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杜甫的作品则更为直白,情感表达上更为激烈。两者虽同样蕴含对生活的思考,但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文化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