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0
《江行二首》
殷尧藩 〔唐代〕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
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
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的沧州,远处的景色显得格外幽远,秋天的声响在玉峡中回荡。正因为江上的明月,我不知不觉就经过了浔阳。傍晚时分停泊在长江口,寒冷的沙滩白得像霜一样。岁月如流水般永不止息,江水向东流去的声音悠长而绵延。
《江行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所经历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开头的“暝色沧州迥”描绘出黄昏的幽静与远方的神秘,暗示着一种孤独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听到了“秋声玉峡长”,秋天的声音在峡谷中回响,给人一种孤寂和萧瑟的感觉。
“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一句,月光的照耀让诗人不知不觉间已经越过了浔阳,突显出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诗人在河边静静地泊船,面对“寒沙白似霜”的景象,冷清的沙滩如同霜雪般覆盖,进一步加深了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通过江水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永恒的感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兼具了情感与哲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暝色”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色彩?
“寒沙白似霜”中的“霜”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浔阳”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