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09
送源中丞使新罗
殷尧藩
赤墀奉命使殊方,
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
金函开诏抚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
风便宁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
海东万里洒扶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源中丞前往新罗(今韩国)出使的送行之情。诗中提到,源中丞受命前往远方,官位显赫,犹如霜台上的紫绶光辉。船上玉节在握,表明他将带着清白的使命出海,金函中封有朝廷的诏书,旨在安抚新罗的王。随着天气逐渐晴朗,山川的异景也愈发明显,风平浪静的日子让人感受到路途的漫长。最后,作者感叹,像君这样能将雨露洒向万里的使者,真是难得,愿他在海东的旅途上如同扶桑树般受人宠爱。
赤墀:指赤色的台阶,这里指代出使的地方。
霜台:意指高位,象征官职的尊贵。
紫绶光:紫绶是指高官的象征,光辉四射。
玉节:玉制的节,象征权威和清白。
金函:金色的函件,代表朝廷的诏书。
抚夷王:抚慰夷族的王,指新罗的国王。
云晴:云彩晴朗,暗示好天气。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繁荣和幸福。
作者介绍:殷尧藩,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多描写送别、思乡等主题,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背景是唐朝与新罗之间的外交关系,诗人在送别使者时,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对使者的美好祝愿。
殷尧藩的《送源中丞使新罗》是一首极具外交背景的送别诗,诗中展现了使者的光辉形象以及旅程的艰辛。开篇以“赤墀奉命使殊方”引入,使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显露无遗。接着提到“官重霜台紫绶光”,不仅突显了源中丞的地位,也隐含了对其能力的认可。中间的“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抚夷王”意在表达使者肩负的重任,既有对新罗王的安抚,也有对海上险阻的预示。最后两句则是对使者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其如雨露般恩泽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使者的期望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使者的祝福,表达了对国家外交的重视与期望,传达出对友谊与信任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美丽
D. 荣誉
“金函开诏抚夷王”中的“金函”指代什么?
A. 使者的船
B. 皇帝的命令
C. 使者的信物
D. 安抚的诏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