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一》

时间: 2025-05-05 10:28:16

诗句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8:16

越女词其一

作者: 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白话文翻译:

长干的吴地女子,眉眼如新月般艳丽。
她的鞋子上,脚如霜般白皙,不穿乌鸦头的袜子。

注释:

  • 长干:指长干乡,位于今江苏省,地处吴地。
  • 吴儿女:指吴地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江南女子的美丽。
  • 眉目艳新月:形容女子的眉目如新月般清秀动人。
  • :一种木屐,古代常见的鞋子。
  • 鸦头袜:一种袜子的样式,可能是指颜色或形状,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广泛,作品风格豪放、奔放,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越女词其一》创作于李白游历江南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追求的交织中,李白通过描绘江南女子的美丽,寄托了对江南风光与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越女词其一》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吴地女子的美丽,展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长干吴儿女”和“眉目艳新月”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景,吴地女子的美丽宛如新月,明亮而清新,令人神往。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优雅和清新,尤其“足如霜”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白皙与细腻,同时又通过“不著鸦头袜”强调了自然和不拘一格的个性。整首诗虽短小,却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反映了李白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个性与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干吴儿女:引入主体,表明地点和群体,渲染了吴地的特有气质。
  2. 眉目艳新月: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女子的美貌,暗示其清丽动人。
  3. 屐上足如霜:通过意象描绘女子的细腻与洁白,展现了她的优雅。
  4. 不著鸦头袜:强调自然美和简约,传达出一种不拘小节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眉目比作新月,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 对仗:两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吴地女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个性之美,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李白对江南风光与人文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美好与希望,代表青春与柔美。
  • :象征纯洁与清新,具有清冷的美感。
  • :代表自然与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越女词其一》中是如何描绘吴地女子的美丽? A. 用“新月”象征
    B. 用“霜”象征
    C. 用“鸦头袜”象征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屐”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鞋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衣服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清平调》李白

诗词对比:

《长恨歌》白居易与《越女词其一》在描绘美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多的是通过叙述故事和情感的交织来表达爱情的悲欢离合,而后者则是通过生动的画面直接展现女子的美丽,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三和)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二郎神(再和)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出郊偶赋 再用前韵二首 浣溪沙(己未元夕) 瑞鹤仙·小亭山半枕 洞仙歌(三用韵) 贺新郎·雪鬓难重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丧魂失魄 罗括 砥节守公 竖心旁的字 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本正经 聿字旁的字 淹藴 诗酒朋侪 心焦如焚 沙田 釒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去官 寝馈难安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