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2:25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沉沉。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山水画面,数层小山与亭阁相映成趣,落花如雨,散落在园林间。画楼中的风月景色令人向往,仿佛想再次回到那美好的时光。琵琶声如铃鸟鸣唱,长笛声如水中龙吟。曾经的相遇已让我心痛,年华已逝与知音错过。苔藓覆盖的墙壁和水井,夜色沉沉,感到无聊,只能独自坐着,心中满是怨恨,泪水湿透衣襟。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意象和情感上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符合当时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描绘。
刘过(约1080-约1140),字君彦,号梦得,宋代诗人,著有《梦得集》。他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对往昔岁月及情感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孤寂。
《临江仙》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数叠小山亭馆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渴望。紧接着的“落花红雨园林”,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脆弱,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展现了音乐的美妙,映照出他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忧伤,“青眼已伤前遇少”,表达了诗人因失去知音而感到的孤独与悲伤,体现了对友情与岁月的深切思考。
最后,诗人以“苔墙藓井夜沉沉”结束,展现了夜色的沉重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失落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士人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数叠小山亭馆静”意指什么?
“琵琶金凤语”中金凤象征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这首诗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