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7 18:52:25

诗句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

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沉沉。

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2:25

原文展示: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沉沉。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山水画面,数层小山与亭阁相映成趣,落花如雨,散落在园林间。画楼中的风月景色令人向往,仿佛想再次回到那美好的时光。琵琶声如铃鸟鸣唱,长笛声如水中龙吟。曾经的相遇已让我心痛,年华已逝与知音错过。苔藓覆盖的墙壁和水井,夜色沉沉,感到无聊,只能独自坐着,心中满是怨恨,泪水湿透衣襟。

注释:

  • 数叠小山:几层小山,意指环境的优美与宁静。
  • 亭馆静:亭阁安静,表示一种恬淡的氛围。
  • 落花红雨:比喻花瓣像雨一样纷纷落下,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 画楼:指精美的楼阁,象征着美好回忆。
  • 琵琶金凤语:琵琶声如金凤鸣唱,形容音乐的优美。
  • 青眼已伤:青眼指心情,已因过往的缘分而感到伤痛。
  • 白头孤负知音:年纪渐长,未能遇到真正的知音,感到失落。
  • 苔墙藓井:指苔藓覆盖的墙和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夜沉沉:夜晚显得沉重,心理的孤独感加深。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意象和情感上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符合当时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约1080-约1140),字君彦,号梦得,宋代诗人,著有《梦得集》。他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对往昔岁月及情感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数叠小山亭馆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渴望。紧接着的“落花红雨园林”,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脆弱,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展现了音乐的美妙,映照出他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忧伤,“青眼已伤前遇少”,表达了诗人因失去知音而感到的孤独与悲伤,体现了对友情与岁月的深切思考。

最后,诗人以“苔墙藓井夜沉沉”结束,展现了夜色的沉重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失落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士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数叠小山亭馆静”:描绘山水的宁静,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落花红雨园林”: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
    • “画楼风月想重临”: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音乐的美妙,代表着对艺术的热爱。
    • “青眼已伤前遇少”:表露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 “白头孤负知音”:感叹年华已逝,未能遇到真正的知音。
    • “苔墙藓井夜沉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
    • “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表达孤独感与内心的苦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花红雨”,形象生动。
    • 拟人:如“琵琶金凤语”,赋予音乐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士人在孤独中对友情和岁月的思索。

意象分析:

  • 小山:象征宁静与自然。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 画楼:代表美好回忆与往日的欢愉。
  • 琵琶与长笛:象征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 苔墙藓井: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叠小山亭馆静”意指什么?

    • A. 人声鼎沸
    • B. 自然安静
    • C. 山水险峻
    • 答案:B
  2. “琵琶金凤语”中金凤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好的音乐
    • C. 时间
    • 答案:B
  3.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孤独
    • C. 忧愁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
  • 李清照的《声声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临江仙》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的笔调更为柔婉,情感更为细腻,而刘过则表现出一种更深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过研究》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这首诗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次韵刘卿任饮散感秋之作二首 次韵林梅卿吏部游湖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法观送红梅栽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量金买赋 碼磳 疋字旁的字 附讹 祖生之鞭 三框儿的字 钻火得冰 淹徊 心字底的字 透心凉 促轸 巳字旁的字 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斤的成语 麥字旁的字 剥床以肤 归遗细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