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8:24
临江仙 和瞿禅
作者:杨玉衔 〔清代〕
沦落异乡为异客,茫茫流水长空。
愁闻初雁梦闻钟。
云山权小隐,桑海怕重逢。
此处故乡仍第二,缘何求去匆匆。
凭阑高唱满江红。
青蚊锋斫地,黄鹤翼乘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异地,仿佛漂泊无依,目睹着无尽的流水,心中满是愁苦。初秋的雁鸣和钟声让他梦回故乡,隐居于云山之间却又害怕重逢故人。虽然此地依然是故乡的第二个模样,但他却不明白为何急于离去。凭栏高歌《满江红》,却又感到青蚊在微风中划地,黄鹤在空中乘风飞翔,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流亡他乡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影响了诗人的创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杨玉衔的《临江仙 和瞿禅》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沦落异乡为异客”便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的无奈与愁苦。在广袤的长空与流水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孤寂,初雁的鸣叫与钟声更是触动了他内心的柔软,勾起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下来的“云山权小隐,桑海怕重逢”则显示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却又对重逢故人的惶恐,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此处故乡仍第二,缘何求去匆匆”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迷茫与无奈,似乎此地的故乡形象也无法满足他心中的归属感,而“凭阑高唱满江红”则是他对生活的反抗与不屈,尽管身处困境,内心依然向往自由与壮丽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执着思念与对生活的深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异乡生活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坚韧,表现了对自由、归属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身处何地?
A. 故乡
B. 异乡
C. 云山
D. 桑海
诗中提到的“初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希望
C. 夏日的炙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厌恶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临江仙 和瞿禅》的全面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