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6:11
余杭自是山水窟,
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
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
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
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
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
湖亭不用张水嬉。
余杭本是个山水环绕的地方,
听说吴兴的风景更是清幽绝伦。
湖面上的桔林刚刚披上霜白,
溪边的苕花正如浮雪般洁白。
顾渚的茶叶比牙齿还要白,
梅溪的木瓜则红得胜过脸颊。
吴儿的鱼片薄得几乎要飞起,
还没走就已让人垂涎欲滴。
我知道谢公在这里待得久,
一定会怪杜牧寻春太慢。
我的鬓发只好在封禅的榻上隐匿,
湖边的亭子不需要再张开水嬉。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他在湖州任职,感受到了湖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因此写下此诗以赠送友人莘老,表达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是一首描绘湖州自然风光与人情风貌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湖州的热爱与赞美。全诗从初句的“余杭自是山水窟”开篇,便让读者感受到一幅山水环绕的迷人画面,接着通过对吴兴更清绝的描写,进一步引发对自然美的感慨。
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了对人情的深刻思考。通过“吴儿鲙缕薄欲飞”一句,苏轼不仅描绘了美食的诱人,更传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最后,诗人以“鬓丝只好封禅榻”结束,似乎在自嘲生活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暖,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湖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兴”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余杭
B. 湖州
C. 杭州
“顾渚茶牙白于齿”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形状
C. 口感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
A. 杜牧
B. 苏轼
C. 谢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