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1:26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作者:苏轼
少年鞍马勤远行,
卧闻龁草风雨声。
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
那更陪君作诗瘦,
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
诏恩三日休老翁,
羡君怀中双橘红。
黄有老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骑马远行的场景,听着草地上风雨声,忽然想起了短策横的日子。十年过去,身体的脂肪已经磨得快要透了,与其陪着你写诗受累,不如回去吃点芋头和豆子。门前的马想要嘶鸣,听说老翁得到了三天的休假,羡慕你怀中那双橘红色的橘子。黄有老母。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对马的描写,暗示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
苏轼的《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作。在全诗中,苏轼通过描绘骑马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了年轻人骑马出行的画面,随后转向个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十年髀肉磨欲透的自嘲,展现了他对自己身体变化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反思。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其陪伴朋友作诗受累,不如回到家中享受平凡的生活。
诗中对马的描写,既是对友人的羡慕,也暗含了对社会地位的思考,门前的御史骢象征着权势与荣耀,而诗人却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羡君怀中双橘红”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着对生命中简单幸福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髀肉”指什么?
A. 大腿肉
B. 腰部肉
C. 胳膊肉
D. 头部肉
诗人更愿意回归简单生活而不是陪伴朋友作诗,体现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富贵
C. 幸福与宁静
D. 名声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1.A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