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52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
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雨后景色更美,池边绿草如茵。
柳花悠然飘荡,菱叶静静浮在水面。
我独自坐着,虽未厌倦,酒也难以让我清醒。
直到日暮我仍执竿,幽幽吟唱又有谁能倾听?
此次游玩并不算多,已然过了十天。
浮萍覆盖污泥,藤蔓缠绕着老树焕然一新。
树林中的乌鸦对客人感到惊讶,
岸边的竹子长得枝繁叶茂,遮住了邻居的视线。
子云(子贡)只顾自守,不必与世俗纷争。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言辞犀利著称,强调文风的简洁与清晰。
《闲游二首》是韩愈在闲暇时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中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事的无奈与厌倦。
《闲游二首》通过描绘雨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前四句描绘了雨后池边的美丽景象,柳花和菱叶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不愿意打破这种宁静。他独自饮酒,试图借酒消愁,却发现酒也无法让他清醒。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持竿至日暮”展示了他钓鱼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悠闲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他不愿卷入世俗的纷争,选择与自然相伴,寻找内心的宁静。诗人用“子云只自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漠。整体而言,这首诗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批判,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闲游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批判,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柳花”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诗人选择“独坐”的原因是什么?
A. 喜欢热闹
B. 渴望宁静
C. 寻找朋友
D. 忙于工作
“子云只自守”中的“子云”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子贡
C. 朱子
D. 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