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时间: 2025-05-07 16:39:32

诗句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9:32

原文展示: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白话文翻译:

在榆荚树下,车辙的地面被覆盖,蔷薇花浸着水,笋子从篱笆间钻出。
马蹄声没有踏进朱门的痕迹,即使春天回归,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迹象得知。

注释:

  • 榆荚:榆树结的果实,气候温暖的地方常见。
  • 车前:指的是车子行驶的地方。
  • 蔷薇:一种花,通常有美丽的花朵。
  • 蘸水:沾湿,形容花朵受到水的滋润。
  • :竹子的嫩芽,春天时节常见。
  • 朱门:朱红色的大门,常用于形容富贵人家的门。
  • 纵使:即使,虽然。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提到的“朱门”常被用来象征富贵和奢华的生活,与很多唐诗中的社会背景相呼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豪放,语言简练,善于借景抒情。
  • 创作背景:在唐代,城市的繁华和乡村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常常在游历中感受到这种差异,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春天的感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乡村的静谧。开头两句以榆荚和蔷薇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榆荚的车辙和蔷薇的水分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静谧生活的思考,马蹄未曾踏入朱门,暗示着诗人对繁华的拒绝,表现了一种隐逸的情怀。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榆荚车前盖地皮”: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车辙上覆盖的榆荚,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
    • “蔷薇蘸水笋穿篱”:继续描绘自然景象,蔷薇花浸湿,笋子从篱笆中穿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马蹄无入朱门迹”:这里的“马蹄”暗示了繁华的生活,但却没有踏入富贵人家的痕迹。
    • “纵使春归可得知”:即使春天来了,也只是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来感知,并未参与到繁华的生活中。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榆荚车前”与“蔷薇蘸水”形成对比。
    • 比喻:用马蹄和朱门的对比象征着生活的选择。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繁华的疏离感。

意象分析:

  • 榆荚: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蔷薇:代表美丽与柔情。
  • 马蹄与朱门:象征着繁华与奢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榆荚”是什么?
      • A. 一种树的果实
      • B. 一种花
      • C. 一种竹子
    2. 诗的意象中,马蹄和朱门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富贵与奢华
      •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探讨自然与隐逸的主题。
  • 诗词对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自然美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与古典文学教材

相关查询

饮马歌 梦中作四首 题扇二十四首 秋怀 金盏倒垂莲(牡丹) 送徐正时之官赣州四首 政府生日十首 菩萨蛮 妙喜迁化悲而成诗 和丹客林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西字头的字 穴宝盖的字 嘴皮子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记府 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蝇集蚁附 见字旁的字 秦氏粉 甘莹 各执一词 包含惹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兰薰桂馥 放虎遗患 阴阳易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