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诸少年

《赠诸少年》

时间: 2025-05-03 22:05:42

诗句

少年莫笑我蹉跎,听我狂翁一曲歌。

入手荣名取虽少,

关心稳事得还多。

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官给俸钱天与寿,些些贫病奈吾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42

原文展示:

赠诸少年
白居易 〔唐代〕

少年莫笑我蹉跎,
听我狂翁一曲歌。
入手荣名取虽少,
关心稳事得还多。
老惭退马沾刍秣,
高喜归鸿脱弋罗。
官给俸钱天与寿,
些些贫病奈吾何。

白话文翻译:

年轻人们,别笑我年纪大了,
听听我这位狂老头唱的歌。
虽然得不到太多的名声、荣耀,
但关心稳妥的事情得到的却更多。
我老了,羞愧地退下马来,
却高兴地看见归来的大雁脱离了网罗。
即使官职给的俸禄和寿命都是天注定,
我也只能任凭贫病得来,奈何我又能如何呢?

注释:

  • 蹉跎:指时光的流逝,意为虚度光阴。
  • 狂翁:指年老而放荡不羁的人,这里自指。
  • 荣名:指荣耀和名声。
  • 稳事:指稳定的事情,强调内心的平静。
  • 退马:指老年人不再骑马,象征着退隐或不再追求功名。
  • 沾刍秣:指马匹吃草料,寓意生活的贫困。
  • 归鸿:指归来的大雁,象征自由和解脱。
  • 弋罗:指猎捕的网,表示束缚。

典故解析:

  • 归鸿:古代文人常用归鸿象征归乡或重聚,此处强调一种自由的状态。
  • 蹉跎岁月:常用于描写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常关注民生,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人民的关怀。其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广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赠诸少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困扰,他在诗中以老人的身份对年轻人进行劝诫,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寄望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赠诸少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向年轻人传达了人生的哲理。诗中流露出老年人的智慧与豁达,尽管身处困境,但他仍然对生活保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首诗的开头便以“少年莫笑我蹉跎”引入,展现出诗人对年轻人的关心与期待。紧接着,白居易谈到名声和荣耀,虽然这些在他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稳妥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宁却是更为重要的。

通过“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两句,诗人更是将个人的经历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体现出一种人生的哲学。退马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的反思,而归鸿则象征着自由与解放,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

最后两句“官给俸钱天与寿,些些贫病奈吾何”更是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推向高潮。白居易用简单的语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接受,这种对人生的理解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莫笑我蹉跎:劝诫年轻人不要嘲笑年长者的经历。
  • 听我狂翁一曲歌:邀请年轻人聆听他的歌声,表达一种传授的愿望。
  • 入手荣名取虽少:名声、荣耀虽然不多,但可以追求。
  • 关心稳事得还多:重视稳定的事情,得到的会更多。
  • 老惭退马沾刍秣:提到年老的羞愧,象征着对过往的深思。
  • 高喜归鸿脱弋罗: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与喜悦。
  • 官给俸钱天与寿:对命运的接受,官职与寿命皆由天注定。
  • 些些贫病奈吾何:对生活的无奈与面对贫病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惭退马”与“高喜归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表现力。
  • 比喻:将人生比作马和鸿,彰显自由与束缚的对比。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生活的种种感受,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人生的感悟与哲理,诗人通过对年轻人的劝诫,传达出珍惜当下、重视内心平和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无奈的接受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着朝气与希望。
  • 狂翁:象征着智慧与经历的积累。
  • 荣名:象征着世俗的追求与名利。
  • 归鸿:象征着自由与解放。
  • 贫病:象征着生活的困扰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老惭退马”是什么意思? A. 骄傲地骑马
    B. 对年纪大了感到羞愧
    C. 高兴地回家

  2. 白居易认为名声和荣耀重要吗? A. 非常重要
    B. 不太重要
    C. 没有提到

  3. 诗中“归鸿”象征的是什么? A. 别离
    B. 自由与解脱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的另一首著名作品,展现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
  • 《琵琶行》:反映了诗人对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白居易作品的对比:李白强调享乐与豪情,而白居易则更关注内心的平静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查询

惜春 雨未止正臣欲行以诗留之 白鸥 定林示道原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 次韵酬宋妃六首 戏赠湛源 过刘全美所居 寄杨德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赶得上 豆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廾字旁的字 不着疼热 赴蹈汤火 明号 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枕黑甜 貝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顶针续麻 左揆 三纸无驴 金漆饭桶 眉欢眼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