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5:59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
白居易
连山断处大江流,
红旆逶迤镇上游。
幕下翱翔秦御史,
军前奔走汉诸侯。
曾陪剑履升鸾殿,
欲谒旌幢入鹤楼。
假著绯袍君莫笑,
恩深始得向忠州。
在连绵的山峦和断崖之间,大江奔流而过,
那红色的旗帜在镇子上方轻轻飘扬。
我在幕下观望,像秦朝的御史那样翱翔,
在军前奔走,像汉朝的诸侯那样忙碌。
曾经陪伴着剑履升上鸾殿,
想要拜访旌旗飘扬的鹤楼。
假如我身披绯袍,君子请不要笑,
因为深厚的恩情才让我来到忠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爱情、友情等多个方面,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创作于白居易出任忠州刺史期间。诗中描绘了他在行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对昔日官场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浮华的淡然态度。
本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在行旅中的感受与思考。开篇以“连山断处大江流”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大江奔流的壮丽景象,立即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这种自然的背景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游历之美,也象征着他人生旅程的跌宕起伏。
接下来的“红旆逶迤镇上游”,通过红色旗帜的象征,传达了一种热闹与繁荣的氛围,似乎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荣光。而“幕下翱翔秦御史”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渴望高官显爵,又对这种权势的表象感到一丝无奈。诗中提到的“曾陪剑履升鸾殿”及“欲谒旌幢入鹤楼”,更是表达了他对过去权力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两句“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则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重视与对现实的看淡,尽管身处官场,他依然保持着一颗谦卑与感恩的心。整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也透出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风格与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旅途的反思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将个人的经历与情感融入自然与社会的描绘中,展现了他对权力的淡然与对真情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红旆”象征什么?
白居易在诗中对过去的生活持什么态度?
“假著绯袍君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