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5:38
《庆宫春 重登西楼月下闻雁寄怀湘潭王壬老》
作者: 郑文焯
衰草虫天,断云鱼浪,去帆望转湘碧。
秋影初鸿,江蓠罢采,月明空怨遥夕。
翠疏红冷,记曾占西楼赋笔。
雕阑仍在,愁倚黄昏,水风残笛。
楚兰一曲伤心,恨魄难招,雾萝烟薜。
江山文藻,登临老泪,故国何堪陈迹。
绮疏芳卷,定寄我寒梅水驿。
行云歌尽,白眼青天,旧狂谁识。
在衰败的草地上,虫声在空中回荡;远处的云彩断裂,鱼跃的浪花,目送着帆船驶向碧绿的湘江。秋影初现,鸿雁高飞,江边的蓬草已停止了采摘,明月照耀下,徒然怨恨着那遥远的黄昏。西楼曾经的笔墨,如今记忆犹新,雕刻的栏杆依旧,孤独地倚靠在黄昏时分,水面上传来残留的笛声。楚兰的曲调让我伤心,怨恨我的灵魂难以召回,雾气弥漫,烟薜缠绕。江山的文采,令我登高望远,泪流满面,故国的情景令我无法承受陈旧的痕迹。华丽的卷轴,定要寄给我那寒梅的水边驿站。行云歌声已尽,白眼冷漠地对待天空,往日的狂妄又有谁能识得?
郑文焯,清代诗人,字云卿,号牧庵,生于1720年,卒于1780年。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
该诗创作于郑文焯重登西楼之际,正值秋末冬初,感怀故国情怀与个人遭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郑文焯的《庆宫春》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开篇以“衰草虫天,断云鱼浪”引入,构建出一幅秋日苍凉的画面,瞬间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秋天的草地、虫鸣声和远处的云彩,既有自然的真实感,又暗含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对“西楼”的回忆,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失落。诗人通过对雕阑的倚靠,表现了对过往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楚兰一曲伤心,恨魄难招”一句,抒发了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楚兰象征着凄美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整首诗在意象使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故国的深切怀念,最后以“旧狂谁识”结束,令人深思,那些曾经的辉煌与狂妄,如今又有谁能记得?
整首诗围绕对故国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清代文人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的“衰草虫天”描写了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楚兰一曲伤心”中的“楚兰”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忧伤
C) 快乐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西楼”代表了什么?
A) 未来
B) 过往的记忆
C) 现实
D) 梦想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郑文焯的《庆宫春》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李白的诗中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而郑文焯则是在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下感叹过往的辉煌与现实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