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调笑令·缓归

《调笑令·缓归》

时间: 2025-07-27 22:18:29

诗句

么凤。

么凤。

飞上金钗微动。

侍儿制就罗衣。

陌上花开缓归。

归缓。

归缓。

犹趁琼楼月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8:29

原文展示

调笑令·缓归
作者:曾廉 〔清代〕

么凤。么凤。飞上金钗微动。
侍儿制就罗衣。
陌上花开缓归。
归缓。归缓。
犹趁琼楼月满。

白话文翻译

《调笑令·缓归》可以翻译为: “凤啊,凤啊,飞上金钗轻轻摇动。
侍女为她做好的罗衣。
陌上的花正开,归来的脚步缓慢。
归得慢,归得慢,
犹如趁着琼楼月色正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么凤:此处“么”是叹词,表示呼唤。
  • 金钗:古代女性的头饰,象征美丽和身份。
  • 侍儿:指侍奉主人的女侍。
  • 罗衣:用轻薄的丝绸做的衣服,显示女子的柔美。
  • 陌上花开:指田野间的花朵盛开,象征春天和生机。
  • 琼楼:美丽的楼阁,常用来指代宫殿或高雅的居所。

典故解析

  • 琼楼月满:古诗中常有月亮的意象,月满象征圆满与美好,引申为美好的时光与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风格上多为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调笑令·缓归》写作于清代,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表现出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调笑令·缓归》是一首极具韵味的词作。其开篇以“么凤”呼唤,宛如在描绘一个美丽的女子,金钗轻动,似乎在展现她的优雅与魅力。随后提到侍儿为她制衣,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女子的尊贵和美丽。接下来的“陌上花开缓归”,则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传达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心境,似乎在暗示着归来的路途并不急迫,花开花落皆是自然。最后一句“犹趁琼楼月满”,把整首词的意境推向了高潮,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给人以宁静和遐想。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浓厚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么凤。么凤。:呼唤美丽的女子,语气亲切,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2. 飞上金钗微动。:描绘女子的头饰轻轻摇摆,表现她的优雅与妩媚。
  3. 侍儿制就罗衣。:侍女为她准备的衣服,体现出女子的高贵和被宠爱。
  4. 陌上花开缓归。:花开象征春天与希望,缓慢的归途则传达出一种悠闲的心情。
  5. 归缓。归缓。:重复强调,表现出对归来的不急切,流露出一种随性。
  6. 犹趁琼楼月满。:结尾句引入美好的月色,寓意着团圆与幸福。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金钗微动”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词的音节和语调和谐,形成了美妙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爱情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一种温柔而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丽与高贵。
  • 金钗:代表着富贵与身份。
  • 罗衣:体现出女子的柔美与优雅。
  • 花开: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美好。
  • 琼楼月满:代表着圆满与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么凤”中的“么”是指: A. 一种鸟
    B. 叹词
    C. 人名

  2. “陌上花开缓归”中“缓归”意味着: A. 迅速返回
    B. 慢慢归来
    C. 永远不归

  3. “琼楼月满”中的“琼楼”代表: A. 一种花
    B. 美丽的楼阁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比较曾廉的《调笑令·缓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但曾廉的词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景象,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多地表现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沁园春(次强云卿韵) 解佩令(春) 行香子·舟宿兰湾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虞美人·听雨 赋得含峰云 春池柳 咏乌代陈师道 冬宵各为四韵 赋得白日半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孝 逞媚 庖凤烹龙 页字旁的字 已结尾的成语 谮杀 道道儿 牙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批租 玉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天寒地冻 高世之才 愁多夜长 倘来之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