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兴

《感兴》

时间: 2025-04-26 18:41:23

诗句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

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

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23

原文展示:

感兴
作者:孟郊 〔唐代〕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
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
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白话文翻译:

感兴
草根拔了却不死,柳树离根后仍然繁茂。
只有失意的人,恍惚中无力前行。
曾经是连理的枝条,如今却只剩断弦的声音。
连理时的珍重,如今却轻视断弦。
我想乘船前往,三峡的水波不平。
我想驾车出行,太行的路途崎岖。
万物的根源是一气,为什么彼此却要倾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拔心草:一种植物,象征着痛苦与心伤,指心中的苦痛。
  • 失意人:指遭遇失败或挫折的人。
  • 连理枝:指原本紧密相连的枝条,象征情谊深厚。
  • 断弦声:比喻失去联系或关系的声音。
  • 孤舟:象征孤独和无助。
  • 三峡:指长江三峡,以险峻著称。
  • 太行:指太行山,地势险峻。

典故解析:

  • 连理树:古代传说中,连理树象征着夫妻恩爱,常用来比喻深厚的爱情。
  • 断弦:出自古代乐器,象征失去的联系或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个性和深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失意与社会不公,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孟郊的失意时期,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感兴》是孟郊对人生失意的一种深刻反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但实际上它更深层地揭示了诗人在失意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感慨。诗的开篇用“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将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韧性与人心的脆弱。接下来的“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境遇,传达出一种无助感。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用连理与断弦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失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亲密关系如今却化为无情的孤独。此处的情感,既有对失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的“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则用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茫,三峡的波涛与太行的险峻,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最后一句“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则是全诗的升华,表达人与人之间本应和谐相处,却因种种原因而倾斜的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失落的感慨,更是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
    这句描绘了生命的坚韧,尽管遭受伤害仍然生存。

  • 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
    失意的人感到迷茫无助,无法前进。

  •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
    昔日的亲密关系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有失落的回响。

  •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
    曾经重视的情感如今却变得轻如鸿毛。

  •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想要出行,但前路艰险,象征人生的困难。

  • 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
    车马出行同样面临艰难险阻。

  • 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本该和谐相处的万物,为什么反而互相倾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连理枝”与“断弦声”进行对比,表达情感的变化。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失去关系的惋惜,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草:象征内心的痛苦与挫折。
  • 连理枝:象征深厚的情感与亲密关系。
  • 断弦声:象征失去的联系与孤独感。
  • 孤舟:象征孤独与无助的旅程。
  • 三峡水:象征人生的波折与险阻。
  • 太行路: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崎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连理枝”象征什么?
    A. 亲密关系
    B. 失落的感情
    C. 自然景象

  2. 诗人用“孤舟”来比喻什么?
    A. 孤独与无助
    B. 旅行的愿望
    C. 人际关系的紧密

  3. “万物根一气”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命的坚韧
    B. 和谐与倾斜
    C. 自然的法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孟郊的《感兴》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探讨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孟郊更侧重于对失意与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在情感上,孟郊的孤独感更为沉重,而李白则透出一丝清幽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孟郊诗全集》
  • 《唐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瑞香花 胜景园 冷翠谷口占 过分水岭 柳花 留兴国宫怀城中友人 留九宫山封道士饭因赠 留江城 留分司衙 刘妃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以半击倍 谢山 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廉静寡欲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总角之好 迈人 包含瓢的词语有哪些 追踪问迹 丶字旁的字 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娇子如杀子 高慢 功薄蝉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