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3:21
井上枸杞架
(唐代)孟郊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
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
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
在那深锁的银泉旁,石板铺就的地面上,高大的枸杞树架在云空之上。
这树木与普通的树木不同,仿佛与仙人同在。
树影在月光下投下千点涟漪,微风轻拂,发出细微的声响。
这树旁的果子,正好在邻近的小沟外,香气飘荡,吸引着过客。
酒杯中盛着这美味的果汁,伴随长久的椿树岁月,滋味无穷无尽。
“仙盖”常用于描述神仙之物,表明这棵枸杞树的非凡之处。枸杞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长寿和健康的象征,常与仙人、长寿药等相关联。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追求。
《井上枸杞架》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孟郊通过对枸杞树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长久岁月的思考。诗中“深锁银泉甃”的开头即设定了一个优雅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美丽的氛围。接下来的“高叶架云空”,则展现了枸杞树的高大与挺拔,仿佛跨越了凡俗,与仙界相接。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月光与微风的结合,不仅增加了诗的韵律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与画面,令人神往。特别是“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让人产生了对生活的向往与回忆,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最后两句,提到的“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象征着长久的幸福与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自将仙盖同”),对仗(如“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自然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久幸福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测试:
诗中“银泉”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