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0:52
抱膝虚堂上,灯前顾影双。
霜林风叶尽,山月正当窗。
庭讶翻巢鸟,村疑吠客厖。
有怀淞水畔,一苇钓寒江。
我抱膝坐在空旷的堂屋,灯下看着自己的影子。
霜打的树林里,风吹得树叶全都掉光,月光正好照在窗前。
庭院里惊讶于巢鸟的翻飞,村子里疑惑于狗吠的声音。
我怀念淞水岸边,曾用一根芦苇钓鱼在寒冷的江边。
陆蓨,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善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的交融,展现出清幽淡雅的风格。
本诗创作于寒夜,诗人独坐在空荡的堂屋,借助外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夜独坐的静谧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对自然的观察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两句,通过“抱膝虚堂上,灯前顾影双”,展现了诗人静默思考的状态,孤独的影子映照出内心的沉重与反思。接下来的“霜林风叶尽,山月正当窗”,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秋冬交替的季节感,霜林的冷清与山月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孤独感的深度。
“庭讶翻巢鸟,村疑吠客厖”则表明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村庄的宁静,打破了夜晚的沉寂,仿佛在提醒诗人身处何地。最后一句提到“有怀淞水畔,一苇钓寒江”,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淡淡的乡愁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寒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月
B. 霜林
C. 淞水
D. 以上都是
诗中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孤独感?
A. 描写自然景象
B. 自我反省
C. 乡愁
D. 以上都是
“庭讶翻巢鸟”中“翻巢鸟”指的是什么?
A. 鸟儿的惊动
B. 夜晚的宁静
C. 寒冷的天气
D. 乡村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