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0:21
九月二十日潘德舆招饮海山仙馆即事有作 其二 何绍基 〔清代〕
看山欲遍岭南头,送尽人间烂漫秋。 花气化云成宝界,海光如镜照飞楼。 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 风浪无声天浩荡,可能容易著闲鸥。
我想要看遍岭南的每一座山头,送走了人间绚烂的秋天。 花香化作云彩,形成宝界,海面如镜,映照着飞翔的楼阁。 千林的暮色引发凉爽的思绪,一丝中原的感慨触动了旅人的心。 风浪无声,天空浩荡,是否能够轻易地让闲适的海鸥停留。
作者介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绍基在九月二十日应潘德舆之邀,在海山仙馆饮酒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岭南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
这首诗以岭南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首联“看山欲遍岭南头,送尽人间烂漫秋”表达了诗人对岭南山水的向往和对秋天美景的留恋。颔联“花气化云成宝界,海光如镜照飞楼”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了花香化云、海面如镜的奇幻景象。颈联“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则通过暮色和凉思,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中原的思念。尾联“风浪无声天浩荡,可能容易著闲鸥”以风平浪静、天空浩荡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气化云成宝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D. 拟人
诗中“送尽人间烂漫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季节的留恋?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千林暮色生凉思”中的“凉思”指的是什么? A. 凉爽的感觉 B. 凉爽的思绪 C. 凉爽的景色 D. 凉爽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