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

时间: 2025-04-29 17:01:41

诗句

羊戈辛爵虢周钟,让老图形注考工。

家学未荒蟫藻碧,古光先证雁镫红。

珊瑚错落交柯树,竹屋辉煌贯月虹。

却笑木庵心似木,间中雕尽古来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1:41

原文展示: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 何绍基 〔清代〕 羊戈辛爵虢周钟,让老图形注考工。 家学未荒蟫藻碧,古光先证雁镫红。 珊瑚错落交柯树,竹屋辉煌贯月虹。 却笑木庵心似木,间中雕尽古来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程木庵收藏的古代彝器拓本,以及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诗中提到羊戈、辛爵、虢周钟等古代器物,以及这些器物的图形和注释,显示了家学的传承和对古物的珍视。诗中还描绘了珊瑚树和竹屋的辉煌景象,最后以幽默的笔触形容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

注释:

  1. 羊戈辛爵虢周钟:指古代的器物,羊戈、辛爵、虢周钟等,均为古代的礼器或兵器。
  2. 让老图形注考工:指这些器物的图形和注释,考工是指古代的工匠。
  3. 家学未荒蟫藻碧:家学指家族的文化传承,未荒表示传承未断,蟫藻碧形容书籍的古老和珍贵。
  4. 古光先证雁镫红:古光指古代器物的光泽,雁镫红形容器物的颜色。
  5. 珊瑚错落交柯树:珊瑚树的美丽景象,错落交柯形容树枝交错。
  6. 竹屋辉煌贯月虹:竹屋的辉煌景象,贯月虹形容光彩夺目。
  7. 却笑木庵心似木:木庵指程木庵,心似木形容他对古物的痴迷和专注。
  8. 间中雕尽古来虫:指他在收藏和研究古物的过程中,对古物的细节和历史有深入的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历史文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绍基为程木庵所藏的古代彝器拓本所作的题诗。程木庵是一位收藏家,对古代文物有深厚的兴趣和研究。何绍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彝器拓本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物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提到的羊戈、辛爵、虢周钟等古代器物,以及这些器物的图形和注释,都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诗中的意象如珊瑚树、竹屋等,描绘了辉煌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传承。最后两句以幽默的笔触形容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既表达了对收藏家的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羊戈辛爵虢周钟,让老图形注考工:这两句介绍了古代的器物和它们的图形注释,显示了作者对古代文物的了解和尊重。
  2. 家学未荒蟫藻碧,古光先证雁镫红:这两句表达了家学的传承和对古物的珍视,蟫藻碧和雁镫红形容了书籍和器物的古老和珍贵。
  3. 珊瑚错落交柯树,竹屋辉煌贯月虹:这两句描绘了辉煌的景象,珊瑚树和竹屋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传承。
  4. 却笑木庵心似木,间中雕尽古来虫:这两句以幽默的笔触形容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既表达了对收藏家的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古光先证雁镫红”中的“雁镫红”比喻古代器物的颜色。
  2. 拟人:如“却笑木庵心似木”中的“心似木”拟人化地形容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
  3. 对仗:如“家学未荒蟫藻碧,古光先证雁镫红”中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物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述古代彝器拓本和相关文物,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1. 羊戈、辛爵、虢周钟:古代的器物,象征着古代文化和历史。
  2. 蟫藻碧:形容书籍的古老和珍贵,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3. 雁镫红:形容古代器物的颜色,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辉煌。
  4. 珊瑚树、竹屋:辉煌的景象,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代器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羊戈 B. 辛爵 C. 虢周钟 D. 玉璧

  2. “家学未荒蟫藻碧”中的“蟫藻碧”形容的是什么? A. 古代器物 B. 书籍 C. 珊瑚树 D. 竹屋

  3. “却笑木庵心似木”中的“心似木”形容的是什么? A. 程木庵的外貌 B. 程木庵的性格 C. 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 D. 程木庵的收藏

答案:

  1. D. 玉璧
  2. B. 书籍
  3. C. 程木庵对古物的痴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题西林壁》苏轼:这首诗通过对西林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2. 《石钟山记》苏轼:这篇游记通过对石钟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对比:

  1. 《题西林壁》苏轼与《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何绍基: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或文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2. 《石钟山记》苏轼与《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何绍基:两篇作品都通过对自然景物或文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何绍基诗集》:收录了何绍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中国古代文物鉴赏》:介绍了古代文物的鉴赏知识,有助于理解诗中提到的古代器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步 开书箧见韩无咎书有感 江上观月 夏日独居 夜兴 初归杂咏七首 其七 遣兴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 玉笈斋书事 春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绵里针 张曲江 小信未孚 一子出家,七祖昻天 语别 走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鸟兽行 舒舒 各种各样 雍荣闲雅 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发怒穿冠 大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