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5:54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
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
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
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梦境,梦中有众多绝妙的神灵围绕着灵君,清晨醒来时意识到这只是纷繁的梦境。窗外的远山如眉黛般妩媚,席上盛开的石榴花如同舞动的裙子。借问琵琶的声音是否传来,灵君的色彩妆扮和女子摇手的姿态相映成趣。两位客人正在争棋,而一旁的小孩却把棋局弄乱,令君主不作声。杏树下的燕子归来,空中说着许多话,然而这云窗雾阁又是何等模糊难辨。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在诗歌、词、文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而著称。黄庭坚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人生回顾与精神探索的时期。梦境在诗中象征着幻影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记梦》是一首充满幻想与现实对比的诗作。诗人在梦中与神灵交流,表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众真绝妙拥灵君”引出梦境的奇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现实的境界。窗中远山如眉黛,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仿佛在强调梦与现实之间的美丽景象。榴花舞裙的比喻,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接着,诗人借问琵琶声,体现了对音乐与艺术的向往。争棋的场景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所遭遇的混乱与无奈,暗示了人世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杏梁归燕的意象,虽是自然的景象,却也透露出对归属与交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黄庭坚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探索,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梦境的描绘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灵君”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什么?
诗中的“云窗雾阁”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记梦》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涉及梦与理想的主题,但黄庭坚更侧重于梦境的细腻描绘与现实的对比,而李白则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中,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豪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