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其一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22:54:49

诗句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9

原文展示: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事物,向来没有什么能够完全贯通所有的道理。
骨骼坚硬的人未必能像黄阁那样出众,眼睛清澈的人却能看到白色的蘋洲。

注释:

  • 一物:指一种事物或道理。
  • 妄欲:妄想、错误地想要。
  • 贯穿:通达、贯通。
  • 九流:古代对各种学派的统称,泛指各种学问。
  • 骨硬:形容人刚强、坚硬。
  • 黄阁:指的是黄阁山,出自《山海经》,象征高峻卓越。
  • 眼青: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 白蘋洲:指白色的蘋洲,象征美丽和洁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批评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悟和对真知的追求,蕴含着哲理的启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悟。开篇的“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直接指出了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常常是徒劳的,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着,诗人用“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来反映人们心智的差异,虽然有的人在外表上看似坚强,但内心的智慧和视野远不如那些看似普通却眼光独到的人。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人的内在修养和智慧的重要性,也传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内容上却富有深意,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不似一物:表明世间事物的多样性,无法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2. 妄欲贯穿九流:指人们错误地想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3. 骨硬非黄閤相:强调外表坚硬的人并不一定有真正的卓越品质。
  4. 眼青见白蘋洲:指那些内心清澈、视野广阔的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阁”与“蘋洲”来比喻人的品质和视野。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智慧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应追求真正的知识与理解。

意象分析:

  • 一物:象征单一的知识或真理。
  • 九流:象征各种学问和学派,展现了知识的广泛性。
  • 黄阁:象征卓越和高尚,代表着理想的追求。
  • 白蘋洲:象征纯洁和美好,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流”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各种学派
    • C. 一种植物
  2. 作者黄庭坚的号是:

    • A. 山谷
    • B. 云溪
    • C. 书云
  3. “骨硬非黄閤相”中“黄阁”象征的是:

    • A. 坚硬
    • B. 卓越
    • C. 贫穷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黄庭坚的诗更为内省,强调内心修养;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外界事物的描写与感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滕资政 朱文靖 塔灯六言四绝 塔灯六言四绝 其四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 将发琵琶亭 茶花盛放满山 舞鹤四绝 范参政行台两司常州成都四帖赞 米元章临右军玉润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殚财竭力 弘亮 平地风波 惟精惟一 排糠障风 不堪言状 燎结尾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逼照 荐贤举能 包含束的词语有哪些 霜轮 韋字旁的字 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桕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