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时间: 2025-07-28 17:15:31

诗句

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

柳条绿日君相忆,

梨叶红时我始知。

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15:31

原文展示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白居易 〔唐代〕

百里音书何太迟,
暮秋把得暮春诗。
柳条绿日君相忆,
梨叶红时我始知。
莫叹学官贫冷落,
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
不似华阳观里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李二十之间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到音信传递的缓慢,尽管已是秋末,却才收到春天的诗作。柳条在阳光下依然青翠,提醒着我对你的思念;而梨叶已红,却让我意识到你已不在身边。不要叹息我在学官中冷落贫困,毕竟比起村中的病客,我的境遇要好得多。虽然我与你的心情遥远,但此时的我并不像在华阳观中那般悠闲。

注释

  • 百里音书:指远隔百里之遥的书信,形容音信传递缓慢。
  • 暮秋:秋末时节,意指时间的流逝。
  • 绿日:指阳光照射下的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 梨叶红时:指梨树叶子变红的时节,暗指秋天的到来。
  • 学官:指在官场或学术界的身份,带有一些无奈和失落的情感。
  • 村客:村庄中的客人,通常指生活状况较差的人。
  • 华阳观:华阳观是道教的一处名胜,常被用作悠闲自在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清晰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常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职于长安时,正值秋季,他收到朋友李二十的来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身处官场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篇以“百里音书何太迟”引入,强调了信件传递的滞后,表现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接着,通过描写“柳条绿日”、“梨叶红时”两个意象,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积累紧密相连。柳条的青翠象征着春天的生机,激发了对友人的思念,而梨叶的红色则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使得思念感愈加深重。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自己身处的学官身份进行反思,感叹自己的贫乏与冷落,然而他也意识到,相比于那些生活困顿的村客自己的境遇要好得多。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则透露出在心情与景色的对比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显得更加浓烈,流露出的是一份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音书何太迟:音信相隔百里,何以如此迟缓?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渴望。
  2. 暮秋把得暮春诗:虽然已是秋末,书信中却提到了春天的诗,反映出时间的错位。
  3. 柳条绿日君相忆:柳条在阳光下依然青翠,唤起对友人的思念。
  4. 梨叶红时我始知:梨叶变红,提醒我意识到友人的缺席。
  5. 莫叹学官贫冷落:劝诫自己不要为学官的冷落而叹息。
  6. 犹胜村客病支离:自我安慰,与村客的艰难相比,自己的情况更好。
  7. 形容意绪遥看取:心情与情绪是遥远的,难以靠近。
  8. 不似华阳观里时:与华阳观的悠闲时光相比,现在的心境则是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情感的寄托,如“柳条绿日”代表思念的生机。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孤独与自我反思展开,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深情与生活境遇的无奈,展现了白居易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映射出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
  • 梨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暗示着孤独的情感。
  • 学官:代表着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承载着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 村客: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落魄,引发对人生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条绿日”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思念
    • C. 冬天
  2.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学官的身份?

    • A. 非常高兴
    • B. 感到冷落
    • C. 感到无奈
  3. “百里音书何太迟”中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
    • B. 信件
    •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渭村酬李二十见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个人的影响与人生的艰辛。两者在主题上的共通性与表现手法的差异,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相关查询

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 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 挽前南剑添倅杨料院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黄制属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缺衣少食 乌白头,马生角 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真锡 晨秦暮楚 四家诗 子字旁的字 俗之所排 谘禅 岩笥 夜鹰 骨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牙签万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