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5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湖面上秋天显得空旷而寂静,湖边的晚风吹得萧瑟。
我登上亭子眺望湖水,水面逐渐缩小,湖底显露出来。
清澈的湖水上泛着早晨的霜,阳光在浮云间忽明忽灭。
水流随着地势而变化,低洼的地方形态各异。
湖水清澈如卧着的白龙,蜿蜒曲折如青蛇。
破碎的镜子和折断的剑尖,光芒各自不同。
我长久以来游历山水,见识了许多幽奇的事物。
如今来到湖亭眺望,眼前的景象难以一一述说。
我才明白天地之间,令人惊叹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湖亭晚望残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深切体悟和人生的思考,表现出浓厚的秋天气息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湖亭晚望残水》是一首描绘湖泊秋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深处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冷清的秋天,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寂。接着,诗人登上亭子,眺望湖水,水面逐渐缩小,湖底显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中对光影变化的描写,如“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展现了秋季的清冷与短暂,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诗人用“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曲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最后两句“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无尽的思考,似乎在说无论见识了多少美景,这一刻的湖水景象依然让人难以言喻,令人心生敬畏。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歌功底和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湖泊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揭示出自然之美与生命哲理的交融,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上秋泬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清渟得早霜”中的“清渟”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久为山水客”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湖亭晚望残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王维的诗歌更多地融入了佛教哲理,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而白居易则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