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门 六

《吴门 六》

时间: 2025-04-29 20:04:07

诗句

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4:07

原文展示:

吴门 六 苏曼殊 〔近代〕 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驿站和山中的城市,一切都显得那么悲哀, 梦中看到凤凰台上长满了衰败的草。 春天的景色总是怜惜那些歌舞升平的地方, 万花缭乱地开放,却是为了谁呢?

注释:

  • 水驿:水边的驿站,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休息站。
  • 山城:山中的城市或城镇。
  • 凤凰台:古代台名,多用于指代宫廷或贵族的居所,此处可能象征着昔日的繁华。
  • 缭乱:纷乱,杂乱无章。

典故解析:

  • 凤凰台:历史上有多处名为凤凰台的地方,如南京的凤凰台,相传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所建,用以观赏风景。此处可能借用凤凰台的意象,暗示昔日的繁华已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途中,通过对水驿山城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驿山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哀愁。首句“水驿山城尽可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梦中衰草凤凰台”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加深了这种哀愁。后两句“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则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歌舞地的冷清,暗示了繁华不再的悲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水驿山城尽可哀”: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水驿山城的哀愁之情。
  • 次句“梦中衰草凤凰台”:通过梦境中的衰草,暗示了凤凰台的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
  • 第三句“春色总怜歌舞地”:春天的景色本应是生机勃勃,但在这里却显得有些凄凉。
  • 末句“万花缭乱为谁开?”:万花缭乱地开放,却无人欣赏,表达了作者对繁华落尽的无奈和哀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加深了哀愁的情感。
  • 拟人:“春色总怜歌舞地”中的“怜”字赋予了春色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水驿山城和凤凰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哀愁,反映了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 水驿山城:象征着旅途中的孤寂和哀愁。
  • 凤凰台: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和荣耀。
  • 春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但在这里却显得有些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凤凰台”象征着什么? A. 昔日的繁华 B. 旅途的孤寂 C. 春天的生机 D. 现实的衰败

  2. 诗中的“春色总怜歌舞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希望 D. 无奈

  3. 诗中的“万花缭乱为谁开?”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希望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对春花秋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苏曼殊的《吴门 六》:两者都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苏曼殊的《吴门 六》:两者都通过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现实衰败的哀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琬妹月夕思亲之什追录 虞美人·当时养士知何许 失调名 水调歌头 风入松 西江月(十之二) 西江月(十之七) 西江月(十之六) 西江月(十之五) 西江月(十之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言吐词 弓字旁的字 竺寒 包含循的成语 一牛吼地 轻而易举 截长补短 靖享 首都 骨肉 征缮 白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前开头的成语 包含灾的词语有哪些 从头到尾 敢开头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釜结尾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