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44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阑。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想美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
眉毛如同半弯的月亮,头发如同云彩般飘逸,梧桐树的叶子落下,敲打着井边的栏杆。孤独的灯光在公署中微微摇曳,寒意袭来,夜里的客人衣衫单薄。想念那美人,似乎在云的那一头,梦中游荡,思念她使我越过了重重关山。空房间里我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忧伤,铜壶里的水滴滴漏尽,听到了金鸾的鸣叫声。
韩偓(约791年-约857年),字宗道,号陶山,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其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韩偓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写于作者身处岐日时,表现了他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追求。
《寄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眉如半月云如鬟”,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美人的容貌,勾勒出一个温柔而又优雅的形象。接着,诗人通过“梧桐叶落敲井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寂寞。孤灯的“亭亭”与寒冷的“公署”,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孤独而清冷,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梦中想念美人,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和对遥远的无奈。由于“关山难”,使得两人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遥远,令人唏嘘。最后两句“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以铜壶滴水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脆弱与坚韧交织的情感世界。
韩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眉如半月云如鬟”描写的是谁的形象?
A. 诗人自己
B. 美人
C. 朋友
D. 家人
诗中提到的“金鸾”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向往
C. 失去的爱情
D. 寂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