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踪迹

《踪迹》

时间: 2025-04-30 05:29:26

诗句

东乌西兔似车轮,劫火桑田不复论。

唯有风光与踪迹,思量长是暗销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9:26

原文展示:

东乌西兔似车轮,劫火桑田不复论。
唯有风光与踪迹,思量长是暗销魂。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乌鸦和西边的兔子像车轮一样转动,
曾经的桑田在劫火中化为乌有,不再提论。
唯有那风光与踪迹,
思量起来,常常让我暗自销魂。

注释:

  • 东乌西兔:东边的乌鸦与西边的兔子,暗指日月的交替,象征时间的流逝。
  • 劫火桑田:劫火指的是大火,桑田指的是桑树种植的田地,意为昔日的繁华已被毁灭。
  • 风光与踪迹:指自然景色和曾经的痕迹,表明只留下这些印记。
  • 思量长是暗销魂:思考的时间长了,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号文卿,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偓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踪迹》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踪迹》一诗,表面上描绘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以“东乌西兔”引入,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画面,仿佛时间在不断地转动,提醒人们每一刻都在流逝。接着,诗人用“劫火桑田”来形容历史的破灭和无常,桑田曾经是生机勃勃的,但如今却在劫难中消失殆尽,这一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脆弱。

最后两句“唯有风光与踪迹,思量长是暗销魂”,则是诗人对自然美的唯美追求与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结合。尽管美好的景象与曾经的痕迹依然存在,然而当心中充满思考与回忆,往往会引发深深的惆怅。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间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乌西兔似车轮:通过乌鸦与兔子的对比,暗示时间的流转如同车轮般不停息。
  2. 劫火桑田不复论:一场大火摧毁了曾经的繁华,桑田的消逝让人无从再谈。
  3. 唯有风光与踪迹:虽有自然风光与过去的痕迹,但已无法再现昔日的辉煌。
  4. 思量长是暗销魂:长时间的思索,使得内心感到无比的惆怅,仿佛被隐藏的灵魂在暗自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车轮”比喻时间的流逝,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风光与踪迹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短暂,蕴含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时间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乌:象征着时间的晨曦,生命的开始。
  • 西兔:象征着时间的黄昏,生命的结束。
  • 劫火:象征着破坏与无情的命运。
  • 风光: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的追求。
  • 踪迹:象征着过往的回忆与历史的印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乌”和“西兔”分别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动
    B. 人生的起伏
    C. 自然的美
    D. 友谊的长久

  2. “劫火桑田”中的“桑田”指的是什么?
    A. 田地
    B. 桑树
    C. 繁华
    D. 灭亡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踪迹》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孤独感,但《静夜思》更为直白,情感浓烈;而《踪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带有更多的哲理意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后宫曲 泊湘口 闺怨 别郑谷 送孙直游郴州 别崔法曹 再巡道永留别 夏日登鹤岩偶成 口号 听韩使君美人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耳下首 才高七步 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趁凉 走字旁的字 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蚊虻过耳 包含昂的成语 刀麻儿 妖形怪状 弋字旁的字 经岁之储 韋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冥符 认敌作父 閠字旁的字 对面不识 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