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32
海棠春 夜坐
作者: 俞庆曾 〔清代〕
玉箫声里冰轮涌。
霜气冷宵寒偏重。
几度倚银屏,慵整钗头凤。
心情恍惚旌摇动。
经小别,翻愁夜永。
人静展罗衾,试觅天涯梦。
在玉箫的悠扬声中,冰冷的月光涌动而来。
霜气袭人,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沉重。
几次倚靠在银色的屏风上,慵懒地整理着发髻上的凤钗。
心情恍惚,似乎感觉到旌旗在摇动。
经过短暂的别离,反而更加愁苦,夜晚显得漫长。
在寂静的夜里,我展开罗衾,试着寻找天涯的梦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多为写景抒情的手法。月亮和霜气的描写常见于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寒夜孤寂的感受。
作者介绍
俞庆曾,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充满对生活的思考与不安。诗中通过描写寒夜的孤独,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海棠春 夜坐》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寒冷的夜晚,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惘。开头一句“玉箫声里冰轮涌”即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音乐与月光交融,带给人一种冷清的美感。接着通过“霜气冷宵寒偏重”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寒冷,给人一种压抑感。
诗人几度倚靠在银屏前,慵懒地整理发髻,展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迷惘,同时也暗示着对昔日欢愉的怀念。心情的恍惚与旌旗的摇动,象征着心中的动荡与不安。经历短暂的别离,反而愈发感到夜晚的漫长,显示出对亲近之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人静展罗衾,试觅天涯梦”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展现了他在孤独中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如“冰轮涌”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的流动;拟人如“旌摇动”使景物具有了情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念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箫声里冰轮涌”中“玉箫”指的是:
A. 笛子
B. 琴
C. 器乐
“霜气冷宵寒偏重”中的“寒偏重”意为:
A. 夜晚寒冷
B. 寒冷的气氛加重
C. 夜晚变得漫长
诗人试图在夜晚“试觅天涯梦”中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俞庆曾的《海棠春 夜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思念,但俞庆曾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情怀见长。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