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八首 其七

《望江南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7 23:42:46

诗句

瀛州好,笔砚久抛荒。

不见霜毫鸲眼璨,惟调翠沈蟹行长。

绕指有柔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46

原文展示

望江南八首 其七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瀛州好,笔砚久抛荒。
不见霜毫鸲眼璨,
惟调翠沈蟹行长。
绕指有柔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瀛州(即今之琼州,指中国海南岛)的美好向往,同时流露出对自己笔砚闲置已久的感慨。诗中提到不见霜毫(指毛笔)和鸲(青鸟),显得十分惆怅,唯独听到翠色的蟹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荡,与笔墨无缘。最后一句“绕指有柔钢”,则暗指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灵魂的坚韧。

注释

  • 瀛州:古代对琼州的称呼,意指美好的地方。
  • 笔砚:书法用具,象征文人笔墨生涯。
  • 霜毫:指书法用的毛笔,含有细致与清冷之意。
  • 鸲眼:鸲鸟的眼睛,象征灵动和光彩。
  • 翠沈蟹:形象描绘出青色的螃蟹在水中游动。
  • 柔钢:比喻坚韧的性格或才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 1862 - 1910),字韵如,号碧城,以女词人著称于清末民初。她的诗词多描绘内心情感和社会现象,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望江南八首》是吕碧城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她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在那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其七》以清新的笔调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瀛州的眷恋与对书写生涯的无奈。开头的“瀛州好”直接表达出对美景的赞美,紧接着“笔砚久抛荒”透露出诗人长时间未能作诗的无奈与感慨。极具对比感的“霜毫鸲眼璨”与“调翠沈蟹行长”,一方面是对书法艺术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现实中悠闲的生活图景,显得格外鲜明。最后一句“绕指有柔钢”,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坚韧与执着,纵使环境变化,也不忘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瀛州好:表达对瀛州美景的赞美。
  2. 笔砚久抛荒:流露出诗人对书法创作的遗憾,形象地描绘了久未使用的笔砚。
  3. 不见霜毫鸲眼璨:对过往书法作品的怀念,表现出对艺术的追求。
  4. 惟调翠沈蟹行长:引入自然意象,表现生活中的闲适与自由。
  5. 绕指有柔钢:隐喻内心的坚韧与艺术追求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美景与闲适生活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意象:使用“笔砚”、“霜毫”、“翠沈蟹”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 比喻:最后一句的“柔钢”是对诗人性格的生动比喻,展示了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景色的赞叹与对创作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诗中既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有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瀛州:象征着美好与理想。
  • 笔砚:象征文人情怀与艺术追求。
  • 霜毫:象征书法艺术的精致与高雅。
  • 翠沈蟹:象征自然与生活的悠闲。
  • 柔钢:象征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瀛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海南
    C. 江苏
    D. 广东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笔砚”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 (对/错)

答案

  1. B
  2. 文人情怀与艺术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vs 《望江南八首 其七》
    两首诗都描绘自然之美,但前者更注重景色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吕碧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 西施梦武塘梅花和尚墓下有此种 一剪梅 寄家季妹 游淡山岩 梅坳题石 于忠肃墓 渡黄河和大司农韵 感时三首 其三 感时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锦昼游 穴宝盖的字 包含蚌的成语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爪字旁的字 架票 包含俄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儚僜 淹驻 镸字旁的字 包含购的词语有哪些 飞灾横祸 头眩目昏 负暄之献 豕分蛇断 克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