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39:03
望江南 留别长沙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长沙好,好景趁秋来。
灵麓初霜尝美橘,
湘江新绿似浮醅。
欲去几低徊。
长沙真好,正值秋天美景如画。
灵麓山上初霜时节的橘子格外美味,
湘江的绿水清新如同新酿的酒。
我想离去,却忍不住徘徊。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0-1920),字映山,湖南长沙人。曾任职于清朝和民国政府,积极参与政治、文化活动。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故乡的美景为题材,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离开长沙之际,正值秋季,正是家乡美丽的时节。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依依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望江南 留别长沙》是夏承焘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长沙的秋景。开篇的“长沙好”,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接着,诗人用“灵麓初霜尝美橘”描绘出秋霜初降的时节,橘子成熟的美味,展现出丰收的喜悦。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渗透着人们对物产丰盈的向往。
紧接着的“湘江新绿似浮醅”,以生动的比喻将清澈的湘江与新酿的酒相提并论,既表现了湘江的美丽,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愉悦和闲适。最后一句“欲去几低徊”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想离开却又不舍得离去,流露出深切的乡愁与依恋。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透出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故乡长沙的热爱与依恋,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美景及丰收喜悦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麓”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
b) 长沙
c) 北京
d) 上海
诗中用“浮醅”比喻湘江的什么特征?
a) 清澈
b) 浑浊
c) 冷淡
d) 污染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不舍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