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29
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需要将竹子裁剪成鸣凤的管子,也不必把它截成钓鱼的竿子。经过千花百草的凋零之后,竹子仍然在纷纷的雪中显露出它的风姿。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社会民生而闻名。他的诗歌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长安的隐居生活中。他通过描写竹子的形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岁月流逝后的淡然心态。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清雅,这与白居易的性格和品德不谋而合。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旨,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引入,直接表达了竹子不必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被改变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本质的尊重与欣赏。竹子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美,无需外在的修饰。接下来的“千花百草凋零后”,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暗示了一种无常的哲学观。最后一句“留向纷纷雪里看”不仅描绘了冬天竹子的傲然挺立,也象征着在逆境中保持本色的坚韧与孤傲。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白居易对诗歌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在岁月变迁中保持本色的坚韧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鸣凤管”象征什么?
A. 实用工具
B. 高雅乐器
C. 春天的花朵
D. 竹子的形态
“千花百草凋零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夏的繁华
B. 自然的更替
C. 竹子的生长
D. 雪的飘落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豪情
C. 超然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题李次云窗竹》和郑燮的《竹石》都以竹子为主题,前者强调竹子的自然之美与坚韧,后者则通过竹石的结合,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两首诗虽然描写对象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笔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来做声音优美如凤鸣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来做钓鱼竿。 只要看到在那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