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45
秋夜雨后月色太佳中夜起坐漫成二律 其一
作者: 李孙宸 〔明代〕
有怀中夜起,凉月正当帘。
展卷情俱懒,焚香手自拈。
云疏桂影落,风劲竹声添。
幽意无人解,披衣自绕檐。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心中怀着思念而起身,清凉的月光恰好映照在窗帘上。
我打开书卷却无心细读,点燃的香随手轻拈。
云层稀疏,桂影轻轻落下,劲风吹动,竹声更添。
我心中的幽幽情意无人能解,只得披上衣物在檐下徘徊。
作者介绍:李孙宸,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其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夜雨后,月色宜人,作者在这样的夜晚因思念而起,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
这首诗以“秋夜雨后”的特定时空背景开篇,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陶醉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诗中的“凉月正当帘”,既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内心的清冷和孤寂。接下来的“展卷情俱懒”,则传达出诗人对外界美景的欣赏却又无心去深入阅读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懈怠与思索。
后两句“幽意无人解,披衣自绕檐”,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到自己的情感无人理解,只能在夜色中自我徘徊,增添了几分惆怅。整首诗的意象交织丰富,月光、桂影、竹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秋夜图景,然而在美景之下,诗人却掩藏着一份无奈和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孤独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凉月”指的是什么?
诗人夜间起身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幽意无人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