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5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51:31
渐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
独身居处静,永夜坐时多。
厌逐青林客,休吟白雪歌。
支公有遗寺,重与谢安过。
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感到人生的老去,往昔的时光到底会怎样?独自一人居住在宁静的环境中,漫长的夜晚常常坐着思索。厌倦了追逐青林中的客人,不再吟唱那白雪的歌。支公的遗留寺庙,我再次来到这里,和谢安一起游览。
“支公”指的是支道林,他的寺庙体现了隐居的理想,而“谢安”则象征着士人文化的高峰。两者在诗中代表了作者对过去士人生活的怀念。
司空曙,字子长,号逸少,唐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常体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闲居寄苗发》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隐居的场景,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渐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紧密联系,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自静坐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沉思。对“厌逐青林客”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交际的疲惫,似乎更倾向于寻找内心的平和,而非外界的喧嚣。最后,提到“支公有遗寺,重与谢安过”,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古代士人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宁静与孤独的对比,情感上则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构建出了一种既孤独又充满哲思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浮华世俗的厌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使得诗歌充满哲理和深度。
诗中“渐向浮生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厌逐青林客”中的“青林”指代的是?
“重与谢安过”中谢安代表了什么?